蛭石人工湿地脱氮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26页 |
| ·传统脱氮理论 | 第12-16页 |
| ·传统的硝化作用 | 第12-14页 |
| ·传统的反硝化作用 | 第14-16页 |
| ·生物脱氮进展 | 第16-20页 |
| ·生物脱氮的理论突破 | 第16页 |
| ·生物脱氮的技术创新 | 第16-20页 |
| ·人工湿地 | 第20-26页 |
| ·概述 | 第20-21页 |
| ·人工湿地的分类 | 第21页 |
| ·人工湿地中氮素污染物的去除 | 第21-22页 |
| ·人工湿地的基质研究 | 第22-24页 |
| ·选题意义 | 第24-26页 |
| 2 生物蛭石柱挂膜、运行试验 | 第26-42页 |
| ·试验内容 | 第26-28页 |
| ·试验装置 | 第26-27页 |
| ·试验内容 | 第27-28页 |
| ·监测指标、方法及仪器 | 第28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 ·挂膜期间蛭石柱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28-31页 |
| ·不同溶解氧条件下的脱氮效果 | 第31-34页 |
| ·低溶解氧条件下的脱氮效果 | 第32-33页 |
| ·高溶解氧条件下的脱氮效果 | 第33-34页 |
| ·高溶解氧、不同pH条件下的脱氮效果 | 第34-36页 |
| ·反应过程中氮的平衡及分析 | 第36-39页 |
| ·冬季生物蛭石柱运行效果对比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3 效果机理探究 | 第42-60页 |
| ·基质上生物膜的生物量测定 | 第42-44页 |
| ·测定方法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4页 |
| ·反应速率的测定 | 第44-54页 |
| ·取样方法 | 第45页 |
| ·硝化速率的测定 | 第45-47页 |
| ·测定方法 | 第45-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7页 |
| ·反硝化速率的测定 | 第47-50页 |
| ·测定方法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 ·厌氧氨氧化速率的测定 | 第50-54页 |
| ·测定方法 | 第50-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第54-57页 |
| ·测定方法 | 第54-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7页 |
| ·硝化菌的计数结果 | 第55-56页 |
| ·反硝化菌的计数结果 | 第56页 |
| ·厌氧氨氧化菌的计数结果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60页 |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0-64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创新点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