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电纺纤维增韧树脂薄膜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静电纺丝 | 第9-15页 |
·静电纺丝原理 | 第9-10页 |
·静电纺丝纤维形貌的影响因素 | 第10-12页 |
·分子量 | 第10页 |
·溶液浓度 | 第10-11页 |
·外加电压 | 第11页 |
·纺丝距离 | 第11页 |
·添加剂 | 第11-12页 |
·静电纺丝纤维的收集方法 | 第12-13页 |
·静电纺丝的应用 | 第13-15页 |
·传感器 | 第13页 |
·过滤材料 | 第13页 |
·增强复合材料 | 第13-14页 |
·生物医学材料 | 第14页 |
·其它方面 | 第14-15页 |
·橡胶增韧树脂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橡胶树脂增韧理论 | 第15-16页 |
·多重银纹理论 | 第15页 |
·剪切屈服理论 | 第15页 |
·银纹-剪切带理论 | 第15-16页 |
·界面空洞化理论 | 第16页 |
·橡胶空洞化理论 | 第16页 |
·影响橡胶增韧树脂的因素 | 第16-19页 |
·橡胶的性质 | 第16-17页 |
·树脂基体的性质 | 第17-18页 |
·两相间的粘接力 | 第18页 |
·应变速率和测试温度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 静电纺丝法制备硅橡胶纤维研究 | 第20-29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硅橡胶静电纺丝 | 第21-22页 |
·表征与测试 | 第22页 |
·电导率测试 | 第22页 |
·纤维形貌观察 | 第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硅橡胶的可纺性 | 第23-25页 |
·溶剂电导率对静电纺丝的影响 | 第25页 |
·橡胶纤维形态随时间的变化 | 第25-26页 |
·硅橡胶浓度对纳米纤维的影响 | 第26-27页 |
·其它因素的影响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硅橡胶电纺纤维增韧聚酰亚胺薄膜研究 | 第29-41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PI的合成 | 第31页 |
·原料的处理 | 第31页 |
·PAA的合成 | 第31页 |
·热亚胺化制备PI薄膜 | 第31页 |
·PI/硅橡胶电纺纤维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31-32页 |
·性能测试 | 第32页 |
·红外光谱测试 | 第32页 |
·表观粘度测试 | 第32页 |
·切面形貌观察 | 第32页 |
·热失重测试 | 第32页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32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PAA及PI的合成 | 第32-33页 |
·影响PAA表观粘度的因素 | 第33-34页 |
·反应温度 | 第33页 |
·储存时间和温度 | 第33-34页 |
·其它因素 | 第34页 |
·PAA及PI红外分析 | 第34-35页 |
·复合薄膜切面形貌分析 | 第35-36页 |
·复合薄膜热分析 | 第36-38页 |
·PI复合薄膜力学性能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丁苯橡胶电纺纤维增韧聚苯乙烯薄膜研究 | 第41-48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内容 | 第41-42页 |
·实验试剂 | 第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丁苯橡胶电纺纤维及其增韧聚苯乙烯薄膜的制备 | 第42页 |
·丁苯橡胶电纺纤维的制备 | 第42页 |
·聚苯乙烯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42页 |
·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红外光谱测试 | 第42页 |
·薄膜表面形貌观察 | 第42页 |
·热失重测试 | 第42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PS成膜性 | 第43页 |
·PS薄膜红外分析 | 第43-44页 |
·复合薄膜表面形貌分析 | 第44页 |
·复合薄膜热失重分析 | 第44-46页 |
·复合薄膜力学性能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50页 |
·本课题的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