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引言 | 第13-21页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13-15页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四、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 第19-21页 |
第一章 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成就 | 第21-38页 |
第一节 科研建设方面 | 第21-24页 |
一、科研成果已见成效 | 第21-23页 |
二、科研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教材建设方面 | 第24-30页 |
一、系列性教材建设 | 第25-26页 |
二、代表性教材建设 | 第26-30页 |
第三节 课程建设方面 | 第30-33页 |
一、专业课程内容丰富 | 第30页 |
二、特色课程逐步开设 | 第30-31页 |
三、教学手段多样 | 第31-33页 |
第四节 师源结构方面 | 第33-37页 |
一、在职与外聘结合 | 第33页 |
二、演员向教师转型 | 第33-34页 |
三、返聘退休教师 | 第34-35页 |
四、民间艺人进校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二章 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38-57页 |
第一节 科研方面 | 第38-41页 |
一、泛而不全的调查形式 | 第38-39页 |
二、泛而不深的个案研究 | 第39-40页 |
三、科研力量薄弱的表现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教材建设方面 | 第41-46页 |
一、科教建设的脱节 | 第41-42页 |
二、编写队伍力量的薄弱 | 第42-44页 |
三、文化内涵建设薄弱 | 第44-45页 |
四、教材系统建设薄弱 | 第45-46页 |
第三节 课程建设方面 | 第46-48页 |
一、课程架构趋同化 | 第46-47页 |
二、缺乏系统性 | 第47-48页 |
三、缺少地域特色 | 第48页 |
第四节 师资建设方面 | 第48-54页 |
一、“青黄不接”的现状 | 第49-50页 |
二、失衡的师生比例 | 第50-51页 |
三、师资引进单一化 | 第51页 |
四、师资结构趋同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三章 传承与发展的构想 | 第57-82页 |
第一节 人才培养定位方面 | 第57-61页 |
一、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 | 第57-58页 |
二、人才培养与民族文化建设相结合 | 第58页 |
三、人才培养与地域特色为基础 | 第58-59页 |
四、基础教育与特色人才培养相结合 | 第59-61页 |
第二节 科研方面 | 第61-66页 |
一、科研与地方文化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 第61页 |
二、科研与高校舞蹈学科发展相结合 | 第61-62页 |
三、科研与高校舞蹈文化传承相结合 | 第62-65页 |
四、加强科研队伍管理与建设 | 第65-66页 |
第三节 课程建设方面 | 第66-70页 |
一、赋予学生课程选择自主权 | 第66-67页 |
二、注重课程的文化建设 | 第67-69页 |
三、注重实践与理论课程相结合 | 第69页 |
四、注重课程的统筹与规划 | 第69-70页 |
第四节 教材建设方面 | 第70-75页 |
一、加强教材的文化内涵建设 | 第70-71页 |
二、加强教材的民族特性建设 | 第71-73页 |
三、丰富教材建设方法 | 第73-74页 |
四、加强教材建设的科学性 | 第74-75页 |
第五节 教学方法建设方面 | 第75-78页 |
一、更新舞蹈教学理念 | 第75-76页 |
二、丰富舞蹈教学方法 | 第76-77页 |
三、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 | 第77-78页 |
四、演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建设 | 第78页 |
第六节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 第78-81页 |
一、注重综合型师资培养 | 第78-79页 |
二、注重少数民族舞蹈特色师资培养 | 第79页 |
三、注重多种聘任渠道的师资交流 | 第79-80页 |
四、注重建立师资培训机制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语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124页 |
附录-1 云南高校少数民族舞蹈科研立项情况 | 第84-88页 |
附录-2 云南高校少数民族舞蹈教材建设情况 | 第88-91页 |
附录-3 云南省高校院舞蹈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 第91-97页 |
附录-4 云南省高校舞蹈师资情况 | 第97-103页 |
附录-5 云南省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 第103-106页 |
附录-6 少数民族舞蹈民间艺人进入云南高校舞蹈教育情况 | 第106-107页 |
附录-7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及进入高校情况 | 第107-113页 |
附录-8 云南省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舞蹈传承人情况 | 第113-116页 |
附录-9 云南艺术学院省级精品课程——彝族舞蹈《月作》训练组合 | 第116-117页 |
附录-10 调查访谈摘录 | 第117-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