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染料及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纳米阵列光阳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引言第8-21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介第9-11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概述第9-10页
     ·导电基板第10页
     ·纳米氧化物光阳极第10页
     ·对电极第10-11页
     ·染料第11页
     ·电解质第11页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简介第11-12页
     ·量子点第11-12页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12页
   ·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表征方法第12-17页
     ·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第12-15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15页
     ·电化学阻抗谱第15-17页
   ·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研究现状第17页
   ·TiO_2纳米阵列光阳极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第19页
   ·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TiO_2纳米线薄膜的包覆及其在 DSCs 中的性能研究第21-32页
   ·引言第21页
   ·原料及设备第21-22页
   ·TiO_2纳米线薄膜的制备及 MgO 包覆第22-23页
     ·TiO_2纳米线阵列的制备第22页
     ·TiO_2纳米线阵列的表面包覆第22-23页
   ·电池的组装与测试第23页
   ·纳米线薄膜形貌分析第23-24页
   ·物相及元素分析第24-25页
   ·纳米线薄膜的染料吸附能力研究第25-26页
   ·薄膜电极的电荷传输研究第26-30页
     ·EIS 测试、拟合及计算方法第26-27页
     ·薄膜电极的 EIS 分析第27-30页
   ·薄膜电极的光电性能分析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T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在 DSCs 中的性能研究第32-47页
   ·引言第32页
   ·原料及设备第32-33页
   ·TiO_2纳米管阵列的阳极氧化法制备第33-35页
     ·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第33页
     ·物相及元素分析第33-35页
     ·TiO_2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机理第35页
   ·制备工艺对 TiO_2纳米管阵列的影响第35-39页
     ·NH4F 浓度对 TiO_2纳米管的影响第35-36页
     ·H2O 浓度对 TiO_2纳米管的影响第36-37页
     ·阳极氧化时间对 TiO_2纳米管的影响第37-38页
     ·阳极氧化电压对 TiO_2纳米管的影响第38-39页
   ·TiO_2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第39-41页
     ·TiO_2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的组装与测试第39页
     ·TiO_2纳米管尺寸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第39-41页
     ·TiO_2纳米管的染料吸附能力研究第41页
   ·纳米颗粒/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第41-46页
     ·上下贯通的纳米管制备及其与纳米颗粒的复合方法研究第42-44页
     ·纳米颗粒/纳米管复合薄膜的水热法制备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Ag_2S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第47-67页
   ·引言第47页
   ·原料及设备第47-48页
   ·Ag_2S 量子点的制备及表征第48-51页
     ·Ag_2S 量子点的 CBD 法制备第48页
     ·Ag_2S 量子点的物相分析第48-49页
     ·Ag_2S 量子点合成的化学反应机理第49页
     ·Ag_2S 量子点的 UV-Vis-NIR 吸收光谱分析第49-51页
   ·量子点敏化的 TiO_2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第51-59页
     ·Ag_2S 量子点敏化 TiO_2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第51页
     ·Ag_2S 量子点敏化光阳极的形貌及物相分析第51-53页
     ·Ag_2S 量子点敏化光阳极的能级结构分析第53-55页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分析第55-58页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 EIS 分析第58-59页
   ·量子点敏化的 SnO_2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第59-66页
     ·Ag_2S 量子点敏化 SnO_2纳米颗粒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第59页
     ·光阳极的形貌及物相分析第59-61页
     ·量子点敏化光阳极的能级结构分析第61-62页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优化第62-64页
     ·量子点敏化 SnO_2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分析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致谢第76-7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素产能的热水解与高温发酵耦合技术研究
下一篇:多级多孔材料的冲击和断裂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