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页
第一章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概述第10-14页
 第一节 本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第11页
 第二节 本罪的立法背景与立法模式第11-14页
第二章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客观要件的界定第14-26页
 第一节 本罪“信用卡”规定的理解第14-16页
  一、 “伪造的信用卡”和“伪造的空白信用卡”的认定第14-15页
  二、 “他人信用卡”的认定第15-16页
 第二节 “持有”、“非法持有”、“运输”行为的认定第16-19页
  一、 “持有”与“非法持有”行为的认定第17-18页
  二、 “运输”行为的认定第18-19页
 第三节 “骗领”行为的认定第19-22页
  一、 骗领行为中“虚假身份证明”的界定第19-21页
  二、 “违背他人意愿”的“骗领”行为认定第21-22页
 第四节 “出售”、“购买”、“提供”行为的认定第22-24页
  一、 “出售”、“购买”、“提供”行为的界定第22-23页
  二、 “出售”、“购买”、“提供”行为的对合性第23-24页
 第五节 本罪“数量较大”规定的理解第24-26页
  一、 “数量较大”的规定在本罪中的作用第24-25页
  二、 “数量较大”的司法认定标准第25-26页
第三章 增设单位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主体的思考第26-32页
 第一节 增设单位为本罪主体的必要性第26-29页
 第二节 增设单位为本罪主体的立法构想第29-32页
  一、 本罪单位犯罪的概念及特征第29-31页
  二、 本罪单位犯罪的处罚及其依据第31-32页
第四章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明知”规定的理解第32-36页
 第一节 本罪“明知”的内容第32-35页
  一、 持有、运输情形中“明知”的内容第32-34页
  二、 其他各情形也有“明知”的要求第34-35页
 第二节 本罪“明知”的认定第35-36页
第五章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其他涉信用卡犯罪界定第36-43页
 第一节 本罪与伪造金融票证罪的界定第37-39页
  一、 两罪构成要件的比较第37-38页
  二、 伪造与持有、出售等行为竞合的认定第38-39页
 第二节 本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界定第39-41页
  一、 两罪构成要件的比较第39页
  二、 使用与持有、运输等行为竞合的认定第39-40页
  三、 骗领信用卡后又使用的行为的认定第40页
  四、 使用购买的信用卡行为的认定第40-41页
 第三节 本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界定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47页
后记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数额犯未遂
下一篇: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理论与实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