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绩效组合评价方法及系统实现研究
——以农业上市公司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0-15页 |
1.3.1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模型研究 | 第10-12页 |
1.3.2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1.3.3 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第13-15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技术路线与本文创新点 | 第16-19页 |
1.5.1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5.2 本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农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第19-36页 |
2.1 聚类分析 | 第19页 |
2.2 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19-21页 |
2.3 非参数检验 | 第21-23页 |
2.3.1 Kruskal-Wallis检验 | 第22页 |
2.3.2 Wald-wolfowitz游程检验 | 第22-23页 |
2.4 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 第23-36页 |
2.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3页 |
2.4.2 数据来源与指标初选 | 第23-24页 |
2.4.3 数据的预处理 | 第24页 |
2.4.4 指标的筛选与体系构建 | 第24-36页 |
2.4.4.1 盈利能力指标筛选 | 第24-28页 |
2.4.4.2 成长能力指标筛选 | 第28-30页 |
2.4.4.3 营运能力指标筛选 | 第30-33页 |
2.4.4.4 偿债能力指标筛选 | 第33-35页 |
2.4.4.5 筛选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3 基于单一评价方法的农业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 第36-52页 |
3.1 主成分聚类分析法 | 第36-37页 |
3.1.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6-37页 |
3.1.2 主成分聚类分析 | 第37页 |
3.2 核主成分分析 | 第37-38页 |
3.3 灰色关联投影法 | 第38-39页 |
3.3.1 数据标准化及决策矩阵的建立 | 第38页 |
3.3.2 指标权重系数确定 | 第38-39页 |
3.3.3 确定关联系数与关联度 | 第39页 |
3.4 单一方法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39-52页 |
3.4.1 主成分聚类分析 | 第39-44页 |
3.4.2 核主成分分析 | 第44-47页 |
3.4.3 灰色关联投影分析 | 第47-50页 |
3.4.4 单一方法评价结果 | 第50-52页 |
4 基于五维度农业企业绩效组合评价方法研究 | 第52-67页 |
4.1 事前一致性检验 | 第52页 |
4.2 五维度组合方法 | 第52-54页 |
4.2.1 平均值法 | 第53页 |
4.2.2 Borda法 | 第53页 |
4.2.3 Copeland法 | 第53页 |
4.2.4 离异系数法 | 第53-54页 |
4.2.5 模糊Borda法 | 第54页 |
4.3 事后一致性检验 | 第54-55页 |
4.4 五维度组合评价方法的实证分析 | 第55-67页 |
4.4.1 事前一致性检验分析 | 第55-56页 |
4.4.2 平均值法组合分析 | 第56-57页 |
4.4.3 Borda法组合分析 | 第57-59页 |
4.4.4 Copeland法组合分析 | 第59-61页 |
4.4.5 离异系数法组合分析 | 第61页 |
4.4.6 模糊Borda法组合分析 | 第61-64页 |
4.4.7 事后一致性检验分析 | 第64-67页 |
5 五维度组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实现 | 第67-74页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67页 |
5.2 用户登入模块与界面 | 第67-68页 |
5.3 绩效评价模块与界面 | 第68-72页 |
5.3.1 单一评价方法模块 | 第69-71页 |
5.3.2 组合评价方法模块 | 第71-72页 |
5.4 数据传输模块 | 第72-73页 |
5.5 系统评价 | 第73-74页 |
6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附录 | 第81-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