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陆两优996制种技术及两系杂交稻种子质量监控初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2页
 1 两系法杂交水稻推广应用历程第8-10页
 2 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的特点第10页
 3 两系不育系种子繁殖的高产保纯生产技术第10-12页
第二章 陆两优996亲本生育期感温特性研究第12-1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2-13页
   ·供试材料第12页
   ·试验方法第12-13页
   ·水稻感温性的参照分级标准第1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3-14页
   ·父母本的感温特性第13-14页
   ·父母本的播始历期和主茎叶片数第14页
   ·父母本的有效积温和播始历期的关系第14页
 3 讨论第14-16页
第三章 陆两优996制种父母本基本苗和攻父施肥试验第16-1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17页
   ·试验材料第16页
   ·试验方法第16-17页
     ·父母本基本苗试验第16页
     ·父本施肥试验第16-1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7-18页
   ·父母本不同基本苗试验第17-18页
   ·父本施肥试验第18页
 3 讨论第18-19页
第四章 两系法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监控问题探讨第19-24页
 1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种子质量风险产生原因第19-21页
   ·品种种性的原因第19-20页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偏高第19-20页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而引起质量事故第20页
   ·制种区域的选择不恰当、花期安排不合理及气候异常第20页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第20-21页
     ·亲本来源不合法第20-21页
     ·隔离、除杂措施不到位第21页
     ·机械混杂第21页
 2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质量风险控制办法第21-24页
   ·加强科研合作,选择安全实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生产应用第21-22页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选育出不育起点温度低、不易发生“漂变”的强优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第21页
     ·改进核心种子生产和保留技术,防止漂变的发生第21-22页
   ·论联系实践,合理选择适宜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区域和季节,先试验示范再大面积生产第22页
   ·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提高质量意识第22-24页
     ·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第22页
     ·建立亲本溯源登记制度第22-23页
     ·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27页
致谢第27-28页
作者简介第28页

论文共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绿肥还田量与不同生物活性肥比例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石门特色优质烟叶四项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