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α-干扰素(IFNα)不同亚型临床研究与应用 | 第11-13页 |
·IFNα的抗病毒作用机制 | 第11-12页 |
·IFNα不同亚型的临床研究 | 第12-13页 |
·IFNα的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 第13页 |
·PEG 化改善蛋白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性质 | 第13-16页 |
·PEG 修饰蛋白质或多肽药物的特点 | 第13-14页 |
·PEG 化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研究概况 | 第14页 |
·PEG 化蛋白类药物的代谢 | 第14-15页 |
·PEG 化蛋白类药物的清除途径 | 第15-16页 |
·聚乙二醇(PEG)化 IFNα的临床应用优势 | 第16-21页 |
·PEG 化α-干扰素的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聚乙二醇化新型集成干扰素(PEG-IFN-SA)注射液 | 第19-20页 |
·PEG-IFN-SA 注射液与国外相关 PEG-INFα研究比较 | 第20-21页 |
·PEG-IFN-SA 注射液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概述 | 第21页 |
·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相关性分析 | 第21-24页 |
·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相关性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 | 第22-23页 |
·PEG-IFN-SA 注射液的 PK-PD 相关性分析 | 第23-24页 |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PEG-IFN-SA 注射液猕猴药代动力学 | 第27-39页 |
·前言 | 第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试验药物 | 第27页 |
·主要试剂与配制 | 第27-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动物与饲养 | 第28页 |
·试验设计 | 第28页 |
·血清样品采集 | 第28-29页 |
·RIA 法测定血清中 PEG-IFN-SA 和 IFN-SA 浓度的原理及方法 | 第29-30页 |
·数据处理及药动参数计算 | 第30页 |
·结果 | 第30-36页 |
·RIA 测定血药浓度的方法的建立与确认 | 第30-34页 |
·猕猴 s.c.PEG-IFN-SA 和 IFN-SA 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PEG-IFN-SA 注射液在食蟹猴体内的抗病毒活性研究 | 第39-47页 |
·前言 | 第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试验药物 | 第39-40页 |
·主要试剂与配制 | 第40页 |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动物与饲养 | 第40页 |
·试验设计 | 第40-41页 |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药动学参数计算 | 第42页 |
·结果 | 第42-45页 |
·中剂量(30 μg/kg)不同时间的体内干扰素活性测定结果 | 第42-44页 |
·三个剂量体内干扰素抗病毒活性比较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PEG-IFN-SA 注射液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47-60页 |
·前言 | 第47-4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8-50页 |
·试验药物 | 第48页 |
·实验动物 | 第48页 |
·ELISA 试剂盒 | 第48页 |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试验设计 | 第48-49页 |
·血样采集 | 第49页 |
·ELISA 法测定血药浓度的原理与方法 | 第49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49-50页 |
·结果 | 第50-57页 |
·ELISA 法测定动物血清 PEG-IFN-SA 浓度的方法学研究 | 第50-52页 |
·血清中 PEG-IFN-SA 和 IFN-SA 浓度的测定 | 第52-54页 |
·药代动力学(PK)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 第54-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PEG-IFN-SA 注射液在豚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排泄研究 | 第60-81页 |
·前言 | 第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5页 |
·试验药物 | 第60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60-61页 |
·~(125)I-PEG-IFN-SA 和~(125)I-FN-SA 的制备 | 第61页 |
·PEG-IFN-SA 和 IFN-SA 标记前后生物活性测定 | 第61-63页 |
·实验动物及饲养 | 第63页 |
·剂量设定 | 第63页 |
·方法学研究 | 第63-64页 |
·组织分布试验 | 第64页 |
·尿、粪和胆汁排泄试验 | 第64-65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65页 |
·结果 | 第65-79页 |
·RA 法和 TCA-RA 法测定 PEG-IFN-SA 的方法学研究 | 第65-67页 |
·RA 法和 TCA-RA 法测定 IFN-SA 的方法学研究 | 第67-68页 |
·组织分布 | 第68-72页 |
·尿、粪和胆汁排泄 | 第72-76页 |
·PEG-IFN-SA 与血浆蛋白结合试验 | 第76-79页 |
·讨论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PEG-IFN-SA 注射液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 | 第81-110页 |
·前言 | 第81-8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2-87页 |
·供试品 | 第82页 |
·试剂盒 | 第82-83页 |
·主要仪器 | 第83页 |
·健康受试者 | 第83-84页 |
·试验设计 | 第84页 |
·血样采集 | 第84-85页 |
·ELISA 法测定血清 PEG-IFN-SA 和 Pegasys 浓度的原理及方法 | 第85页 |
·测定 2’,5’-OAS 活性、Neopterin 和β2M 浓度的原理及方法 | 第85-87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87页 |
·结果 | 第87-107页 |
·PK 试验结果 | 第87-94页 |
·RIA 法检测 2’,5’-OAS 活性的 PD 结果 | 第94-100页 |
·ELISA 法测定人血清中 Neopterin 浓度的 PD 试验结果 | 第100-104页 |
·ELISA 法测定人血清中β2M 浓度的 PD 结果 | 第104-107页 |
·讨论 | 第107-109页 |
·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10-114页 |
·结论 | 第110-112页 |
·创新点 | 第112页 |
·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9-131页 |
附录 | 第131-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