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课题背景 | 第13-14页 |
| ·常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方式 | 第14-15页 |
|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的多种方式 | 第15-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异步电机的间接矢量控制原理 | 第18-29页 |
| ·异步电机的坐标变换和数学模型 | 第18-25页 |
| ·坐标变换及转换矩阵 | 第18-21页 |
| ·各个坐标系中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21-25页 |
| ·异步电机间接矢量控制原理 | 第25-26页 |
|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SVPWM)的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异步电机的参数辨识 | 第29-37页 |
| ·基于变频器控制的异步电机参数辨识 | 第29-32页 |
| ·定子电阻的检测 | 第30页 |
| ·转子电阻与转子漏感的检测 | 第30-31页 |
| ·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间的互感检测 | 第31-32页 |
|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异步电机参数辨识 | 第32-36页 |
| ·最小二乘估计(LSE)及递推最小二成法(RLS)的原理 | 第32-33页 |
| ·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33-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仿真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37-48页 |
| ·异步电机间接矢量控制的仿真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37-45页 |
| ·SVPWM 仿真模型 | 第37-41页 |
| ·Clarke 变换、Park 变换及 Park 逆变换 | 第41-44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异步电机离线参数辨识的仿真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48-65页 |
| ·控制板的供电电路 | 第49-50页 |
| ·控制板电路 | 第50-60页 |
| ·CPU 的外围电路 | 第50-52页 |
| ·开关检测电路 | 第52-53页 |
| ·电流采样电路 | 第53-54页 |
| ·电压采样电路 | 第54-55页 |
| ·速度检测电路 | 第55页 |
| ·电位器采样电路 | 第55-56页 |
| ·温度保护电路 | 第56-57页 |
| ·预充电电路 | 第57页 |
| ·主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抱闸驱动电路 | 第57-59页 |
| ·复位电路与看门狗电路 | 第59-60页 |
| ·串口通信电路 | 第60页 |
| ·功率模块 | 第60-64页 |
| ·逆变桥主电路 | 第61页 |
| ·驱动电路 | 第61-62页 |
| ·功率 MOS 管保护电路 | 第62-64页 |
| ·硬件电路抗干扰设计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76页 |
|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5-71页 |
| ·速度开环的软件程序设计 | 第65-66页 |
| ·速度闭环的软件程序设计 | 第66-67页 |
| ·电机参数辨识的软件程序设计 | 第67-68页 |
| ·间接矢量控制的软件程序设计 | 第68-69页 |
| ·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 | 第69-71页 |
|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 第71-72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2-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