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蒙古族作家的汉语写作 | 第10-15页 | 
| 第一节 主动与被动的选择——“放弃”母语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创作语言与创作方式的“主体化”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蒙古族作家边界写作特征 | 第15-28页 | 
| 第一节 多重文化的冲突与交合 | 第16-21页 | 
| 一、 民族意识的融合与碰撞 | 第18-19页 | 
| 二、 传统意识与现代意识的对立与接纳 | 第19-21页 | 
| 第二节 两种语言的杂糅与变革 | 第21-24页 | 
| 一、 语言与思维的转换 | 第22-23页 | 
| 二、 多语言混合的叙述方式 | 第23-24页 | 
| 第三节 文化身份的定位与超越 | 第24-28页 |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蒙古族作家边界写作的价值 | 第28-33页 | 
| 第一节 “大文化”影响下的民族文化坚守 | 第28-29页 | 
| 第二节 民族意识的深层挖掘 | 第29-31页 | 
| 第三节 “回归母语”与“多重混血”的论争 | 第31-33页 | 
|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