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气门升程对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工作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汽油机的油耗 | 第9-10页 |
| ·汽油机的排放 | 第10-12页 |
| ·汽油机发展新技术 | 第12-14页 |
| ·缸内直喷汽油机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 ·变气门驱动技术的应用 | 第17-20页 |
| ·内燃机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 第20-22页 |
| ·零维模型 | 第21页 |
| ·准维模型 | 第21页 |
| ·多维模型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计算模型和控制方程 | 第24-35页 |
| ·拉格朗日多相流 | 第24-26页 |
| ·RNG k- ε湍流模型 | 第26-27页 |
| ·喷雾模型 | 第27-30页 |
| ·燃烧模型 | 第30-31页 |
| ·NOx生成模型 | 第31-33页 |
| ·碳烟模型 | 第33-34页 |
| ·数值计算算法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不同进气门升程对缸内流场的影响 | 第35-51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5-38页 |
| ·几何模型 | 第35-36页 |
| ·边界条件及喷油参数设置 | 第36-37页 |
| ·计算模型有效性验证 | 第37-38页 |
| ·计算工况 | 第38-39页 |
| ·流场参数分析 | 第39页 |
| ·缸内流场结构演变过程 | 第39-42页 |
| ·截面I流动特性分析 | 第40-41页 |
| ·截面II流动特性分析 | 第41-42页 |
| ·不同进气门升程对缸内流场的影响 | 第42-46页 |
| ·不同进气门升程对缸内平均参数的影响 | 第46-48页 |
| ·不同气门升程对缸内平均滚流比的影响 | 第46-47页 |
| ·不同气门升程对缸内平均涡流比的影响 | 第47-48页 |
| ·不同进气门升程对进气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不同进气门升程对喷雾、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51-62页 |
| ·计算工况 | 第51-52页 |
| ·缸内参数 | 第52页 |
| ·不同进气门升程对混合气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52-59页 |
| ·高进气量下变气门升程对缸内混合气的影响 | 第52-55页 |
| ·低进气量下变进气门升程对缸内混合气的影响 | 第55-59页 |
| ·不同进气门升程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59-60页 |
| ·不同进气门升程对NOx的影响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 ·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