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致谢 | 第8-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5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羧酸配合物 | 第14-18页 |
| ·羧基的配位模式 | 第14-15页 |
| ·羧基配位化合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 ·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席夫碱配合物的应用 | 第20-24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溶液荧光性能研究 | 第25-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 ·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第26-27页 |
| ·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配合物的表征 | 第27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7页 |
| ·元素分析 | 第27页 |
| ·荧光分析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4页 |
| ·配合物元素分析 | 第27-28页 |
|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8-30页 |
|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分析 | 第30-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席夫碱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与荧光性质 | 第35-4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 ·2-氨基苯并噻唑希夫碱配体的合成 | 第36页 |
| ·AO-Ligand 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 | 第36-37页 |
| ·席夫碱配体和配合物的表征 | 第37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7页 |
| ·四圆单晶 X 射线衍射 | 第37页 |
| ·元素分析 | 第37页 |
| ·荧光分析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 ·2-氨基苯并噻唑席夫碱配体的元素分析 | 第37页 |
| ·2-氨基苯并噻唑席夫碱配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7-39页 |
| ·AO-Ligand 的四圆单晶 X 射线衍射 | 第39-42页 |
| ·AO-Ligand 的荧光光谱 | 第42-43页 |
| ·AO-Ligand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 第44-6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4-45页 |
| ·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制备 | 第45页 |
| ·MOFs 的结构表征 | 第45-47页 |
| ·X 射线衍射(XRD) | 第46页 |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6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46页 |
| ·比表面积(BET) | 第46页 |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UV-vis) | 第46页 |
| ·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46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46-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60页 |
| ·XRD 的分析 | 第47-48页 |
| ·XPS 的分析 | 第48-52页 |
| ·SEM 分析 | 第52-54页 |
| ·光催化活性的分析 | 第54-57页 |
| ·BET 分析 | 第57-59页 |
| ·UV-vis 分析 | 第59页 |
| ·MOFs 的红外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