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插图或附表清单 | 第12-14页 |
注释说明清单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有效衔接机制研究 | 第18-19页 |
·相关规划编制研究 | 第19-20页 |
·研究述评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整体框架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城市控制性单元规划理论探索 | 第24-28页 |
·国内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析 | 第24-25页 |
·城市控制性单元规划的概念 | 第25页 |
·城市控制性单元规划与规划编制体系的关系 | 第25-26页 |
·单元规划的起源和发展 | 第26-27页 |
·萌芽阶段 | 第26页 |
·起始阶段 | 第26-27页 |
·探索阶段 | 第27页 |
·发展阶段 | 第27页 |
·单元规划编制面临的问题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规划编制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第28-45页 |
·相关规划 | 第28-33页 |
·上海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 | 第28-29页 |
·广州规划发展单元规划 | 第29页 |
·南京规划编制单元划分 | 第29-30页 |
·合肥单元规划 | 第30-31页 |
·武汉控规导则 | 第31-32页 |
·香港法定分区计划图(Outline Zoning Plan) | 第32页 |
·新加坡开发指导规划(Development Guide Plan) | 第32-33页 |
·比较研究 | 第33-43页 |
·地位和作用比较 | 第33-34页 |
·规划层级比较 | 第34页 |
·单元划分比较 | 第34-35页 |
·控制体系比较 | 第35页 |
·编制成果比较 | 第35页 |
·编制体制比较 | 第35-36页 |
·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比较 | 第36-43页 |
·经验借鉴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城市控制性单元规划编制体系 | 第45-54页 |
·编制程序 | 第45-47页 |
·单元划分 | 第47-48页 |
·划分原则 | 第47-48页 |
·划分规模 | 第48页 |
·单元命名 | 第48页 |
·控制体系 | 第48-52页 |
·控制内容 | 第49-52页 |
·控制方法 | 第52页 |
·成果构成 | 第52页 |
·编制体制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蚌埠市控制性单元规划实践与分析 | 第54-72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54-56页 |
·规划编制体系分析 | 第55页 |
·规划编制体系构建 | 第55-56页 |
·规划编制 | 第56-69页 |
·编制思路 | 第56-57页 |
·总体规划解读 | 第57-58页 |
·专项规划整理 | 第58-59页 |
·已编控规整理 | 第59-61页 |
·密度分区研究 | 第61-63页 |
·单元划分与编码 | 第63-66页 |
·控制内容和方法 | 第66-69页 |
·规划成果 | 第69-71页 |
·法定图件 | 第69-70页 |
·工作图件 | 第70-71页 |
·规划审批与公众参与 | 第71页 |
·法律支撑与技术规范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2-74页 |
·文章结论 | 第72-73页 |
·文章创新点 | 第73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A 蚌埠市中心城各类用地测算容积率分配表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