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重金属污染来源、形态及其危害 | 第11-13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 | 第11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形态 | 第11-12页 |
|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 第12-13页 |
| ·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 | 第13页 |
| ·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危害 | 第13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 第13-16页 |
| ·物理修复 | 第13-14页 |
| ·化学修复 | 第14-16页 |
| ·生物修复 | 第16-20页 |
| ·植物修复的类型 | 第16页 |
| ·超富集植物 | 第16-17页 |
| ·土壤微生物对重金属铅、镉的影响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耐Pb、Cd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 第20-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 ·培养基 | 第20页 |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页 |
| ·抗种菌株的驯化和筛选 | 第21页 |
| ·菌落形态观察和初步鉴定 | 第2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2页 |
| ·抗性菌种的筛选 | 第21页 |
| ·菌种的初步鉴定及进一步鉴定方法 | 第21-22页 |
| ·讨论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抗性菌株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 | 第23-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 ·供试菌种 | 第23页 |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 ·培养基 | 第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 ·抗性菌株对其重金属的吸附 | 第23页 |
| ·抗性菌株的吸附量测定 | 第23-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 ·初始pH值对抗性菌株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24-26页 |
| ·温度对抗性菌株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26-29页 |
| ·讨论 | 第29-31页 |
| ·初始ph值对抗性菌株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29页 |
| ·温度对抗性菌株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抗性菌株对液体培养基中Pb、Cd的活化实验 | 第31-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供试菌种 | 第31页 |
|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 ·培养基 | 第31页 |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4页 |
| 第五章 超富集植物盆栽试验 | 第34-4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 ·供试菌种 | 第34页 |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 ·盆栽实验植物 | 第34页 |
| ·土壤来源 | 第34页 |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 ·超富集植物盆栽实验 | 第34-35页 |
| ·植株地上部和根中Pb、Cd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7页 |
| ·抗性菌株对超富集植物发芽率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35-42页 |
| ·抗性真菌对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 第42-47页 |
| ·讨论 | 第47-4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个人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