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成分分析仪器论文--色谱仪论文

一种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概述第12-28页
   ·气相色谱的发展简史第12-13页
   ·气相色谱的发展前景第13-15页
   ·各种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简介第15-19页
   ·煤气的组成、生产、应用及分析第19-21页
     ·煤气的组成、生产及应用第19页
     ·煤气的分析现状第19-21页
   ·室内苯系物的组成,毒害作用及分析第21-26页
     ·室内苯系物的组成和毒害作用第21-22页
     ·室内苯系物的分析现状第22-26页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意义及目的第26-28页
第二章 GC-10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原理及特点第28-31页
   ·GC-10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的结构第28-29页
   ·GC-10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及其检测器的原理第29-30页
   ·GC-10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的特点第30-31页
第三章 GC-10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煤气测定中的应用及研究第31-50页
   ·引言第31页
   ·实验部分第31-33页
     ·仪器和试剂第31-32页
     ·色谱条件第32页
     ·样品采集方法第32页
     ·仪器操作第32-33页
   ·结果与讨论第33-44页
     ·色谱柱的选择第33页
     ·柱温的优化第33-35页
     ·进样口温度的选择第35-36页
     ·柱前压的确定第36-37页
     ·检测器温度的选择第37-38页
     ·最佳色谱条件第38-39页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第39-41页
     ·样品测定第41页
     ·精密度实验第41-42页
     ·回收率实验第42-44页
   ·比对实验第44-49页
     ·气相色谱热导池检测器检测煤气最佳色谱条件第44-46页
     ·标准曲线及样品测定第46-47页
     ·分析性能测定第47-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GC-10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室内苯系物测定中的应用研究第50-66页
   ·引言第50页
   ·实验部分第50-52页
     ·仪器和试剂第50-51页
     ·色谱条件第51页
     ·样品采集方法及处理第51-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62页
     ·色谱柱的选择第52页
     ·溶剂的选择第52页
     ·柱温的优化第52-54页
     ·进样口温度的选择第54页
     ·柱前压的确定第54-56页
     ·检测器温度的选择第56页
     ·最佳实验条件第56-57页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第57-59页
     ·样品测定第59-60页
     ·精密度实验第60-61页
     ·回收率实验第61-62页
   ·比对实验第62-65页
     ·最佳色谱条件第62-63页
     ·标准曲线及样品测定第63-64页
     ·分析性能实验第64-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GC-10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与常规气相色谱仪分析性能比较第66-70页
   ·两种仪器在煤气分析中的比较第66-68页
     ·实验环境的比较第66页
     ·测定周期的比较第66页
     ·测定结果的比较第66-67页
     ·线性范围的比较第67页
     ·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的比较第67-68页
   ·两种仪器在室内苯系物分析中的比较第68-70页
     ·线性范围的比较第68-69页
     ·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的比较第69-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层CT机高压系统控制板的研制
下一篇:超声波气体流量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