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养老金收支平衡问题研究综述 | 第13页 |
·国内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第16页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16页 |
·跨学科分析法 | 第16-17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基本概念 | 第18页 |
·筹资模式 | 第18-20页 |
·支付模式 | 第20页 |
·积累模式 | 第20-21页 |
·理论基础引入 | 第21-22页 |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1页 |
·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 | 第21页 |
·基金平衡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状研究 | 第22-28页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状况 | 第22-25页 |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及问题 | 第24-25页 |
·社会养老保险与人口老龄化 | 第25-28页 |
·人口老龄化现状、原因及特点 | 第25页 |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平衡的影响 | 第25-28页 |
第4章 陕西省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分析 | 第28-42页 |
·陕西省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数理分析 | 第28-31页 |
·现收现付制下养老基金收支静态分析模型 | 第28-29页 |
·部分积累制下养老基金收支动态分析模型 | 第29-31页 |
·陕西省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实证分析 | 第31-38页 |
·参数设定 | 第31-32页 |
·测算结果 | 第32-38页 |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理论分析 | 第38-42页 |
·制度内生变量分析 | 第38-40页 |
·制度外生变量分析 | 第40-42页 |
第5章 养老保险金收支平衡对策研究 | 第42-48页 |
·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 第42页 |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 第42-43页 |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 | 第43-44页 |
·改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人口结构 | 第44页 |
·合理安排社会养老制度的替代率、缴费率 | 第44-45页 |
·增强政府的相关职能 | 第45-46页 |
·政府的财政支持职能 | 第45页 |
·政府的强制执行职能 | 第45-46页 |
·政府的间接再分配职能 | 第46页 |
·政府的监管职能和基金管理职能 | 第46页 |
·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用职能 | 第46-48页 |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46-47页 |
·多元化投资策略 | 第47页 |
·投资监管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第48-50页 |
·本文结论 | 第48-49页 |
·本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