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页 |
·论文组织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典型僵尸网络的分析 | 第14-39页 |
·僵尸网络的发展进程 | 第14-19页 |
·IRC 僵尸网络分析 | 第19-26页 |
·Sdbot | 第21-22页 |
·Agobot | 第22-25页 |
·Spybot | 第25-26页 |
·HTTP 僵尸网络分析 | 第26-32页 |
·Torpig | 第28-30页 |
·Bobax | 第30-31页 |
·Clickbot.A | 第31-32页 |
·P2P 僵尸网络分析 | 第32-35页 |
·Slapper | 第33-34页 |
·Sinit | 第34页 |
·Phatbot | 第34-35页 |
·分析结果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可控僵尸网络模型研究 | 第39-49页 |
·僵尸网络传播模型研究 | 第39-43页 |
·僵尸网络控制模型研究 | 第43-46页 |
·集中式僵尸网络控制模型 | 第44页 |
·随机式僵尸网络控制模型 | 第44-45页 |
·基于 P2P 协议僵尸网络控制模型 | 第45-46页 |
·可控僵尸网络模型 | 第46-48页 |
·可控僵尸网络传播模型 | 第46页 |
·可控僵尸网络控制模型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超节点 P2P 可控僵尸网络模拟平台 | 第49-67页 |
·平台系统架构 | 第49-51页 |
·控制端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52页 |
·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61页 |
·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7页 |
·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60页 |
·终端程序功能测试 | 第60-61页 |
·命令与控制方式 | 第6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超节点 P2P 可控僵尸网络鲁棒性与防御策略分析 | 第67-73页 |
·鲁棒性分析 | 第67-70页 |
·基于度量函数的鲁棒性分析 | 第67-68页 |
·节点列表大小的影响 | 第68-69页 |
·鲁棒性的数学分析 | 第69-70页 |
·防御策略分析 | 第70-71页 |
·与 Servent Bots 对抗 | 第70-71页 |
·基于间谍蜜罐的僵尸网络监测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本文总结 | 第73页 |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