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智能停车管理的发展概况及现状 | 第10-11页 |
·停车管理系统的国内外现状 | 第10页 |
·智能停车管理研究发展方向 | 第10-11页 |
·选题和研究内容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 第11-13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主要价值 | 第12-13页 |
·本论文设计的系统优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停车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第15-25页 |
·非接触式智能 IC 卡读写系统 | 第15页 |
·智能引导系统 | 第15-16页 |
·创新使用硬件说明 | 第16-25页 |
·非接触式 IC 卡技术说明 | 第16-21页 |
·智能引导系统技术说明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停车场管理需求分析 | 第25-43页 |
·需求概述 | 第25页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停车场管理的现状 | 第25页 |
·系统总体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系统设计依据 | 第26页 |
·IC 卡应用设计依据 | 第26页 |
·设计原则 | 第26-27页 |
·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27-28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8页 |
·软件需求分析 | 第28-30页 |
·系统软件主要功能 | 第30-31页 |
·具体功能分析 | 第31-36页 |
·进场示意图 | 第31-33页 |
·出场示意图 | 第33-35页 |
·值班人员工作程序 | 第35-36页 |
·管理人员工作程序 | 第36页 |
·数据流图 | 第36-37页 |
·数据字典 | 第37-43页 |
第四章 系统整体设计 | 第43-54页 |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43页 |
·系统构成 | 第43页 |
·设计目标 | 第43-44页 |
·系统拓扑结构设计 | 第44-45页 |
·系统拓扑图 | 第45-46页 |
·系统结构图 | 第46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46-48页 |
·系统管理模式 | 第48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48-49页 |
·出入口控制器自动写卡判断开闸 | 第48-49页 |
·临时进出车辆发放临时卡进出 | 第49页 |
·系统主要硬件构成 | 第49-51页 |
·控制系统 | 第49-50页 |
·IC 卡读写系统 | 第50页 |
·语音提示系统 | 第50页 |
·自动挡车器介绍 | 第50-51页 |
·系统硬件主要功能 | 第51-53页 |
·系统构建效果图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停车场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第54-58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54页 |
·功能结构框图 | 第54-55页 |
·系统拓扑结构 | 第55-58页 |
第六章 停车场管理软件基本编码实现 | 第58-66页 |
·系统开发使用工具介绍 | 第58-60页 |
·Delphi 7.0 的特点 | 第58页 |
·主要控件及其属性简介 | 第58-60页 |
·数据库连接方式 | 第60页 |
·管理可行性 | 第60-61页 |
·技术可行性 | 第61页 |
·设计思路 | 第61-62页 |
·基本代码实现 | 第62-66页 |
第七章 车位引导系统结构 | 第66-80页 |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定义 | 第66页 |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66-67页 |
·系统设计方案 | 第67页 |
·系统组成 | 第67-68页 |
·有线超声波车位探测系统 | 第68-69页 |
·无线超声波车位探测系统 | 第69-70页 |
·地磁车位探测系统 | 第70-71页 |
·探测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 第71-75页 |
·控制模块 | 第71-72页 |
·车位检测模块 | 第72-75页 |
·校区区域引导屏显示系统 | 第75-77页 |
·系统功能模块 | 第77页 |
·发卡收费模块 | 第77页 |
·引导管理系统模块 | 第77-78页 |
·综合查询模块 | 第78-79页 |
·管理设置模块 | 第79页 |
·个人交款和统计报表打印系统功能 | 第79-80页 |
第八章 系统测试 | 第80-84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80页 |
·系统测试环境 | 第80-81页 |
·系统运行与维护 | 第81页 |
·建立停车场岗亭 | 第81页 |
·消防因素的考虑 | 第81页 |
·停车场管理系统异常处理程序 | 第81-82页 |
·停车场管理测试结果 | 第82-84页 |
·测试范围与主要内容 | 第82页 |
·测试方法 | 第82页 |
·测试完成准则 | 第82页 |
·测试结果表 | 第82-84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