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层结构上接地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掉层建筑结构介绍 | 第10-11页 |
·山地建筑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本文的贡献与预期目标 | 第14-15页 |
2 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 | 第15-24页 |
·引言 | 第15页 |
·掉层结构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15-16页 |
·不同约束方式的掉层结构模型 | 第16-19页 |
·不同约束方式的四类模型 | 第16-17页 |
·水平静荷载作用下掉层结构受力特征分析 | 第17页 |
·检验受力特征的变化 | 第17-19页 |
·抗震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19-20页 |
·分析程序及参数 | 第20-21页 |
·SAP2000 程序简介 | 第20页 |
·动力方程及计算方法 | 第20页 |
·阻尼参数设置 | 第20-21页 |
·选用的隔震橡胶支座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3 不同接地方式下掉层结构的弹性抗震性能分析 | 第24-42页 |
·引言 | 第24页 |
·算例设计 | 第24-25页 |
·计算方法的确定 | 第24页 |
·计算模型及相关参数 | 第24-25页 |
·掉层结构特殊部位的定义 | 第25页 |
·模态分析 | 第25-27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7-41页 |
·弹性层间位移分布规律 | 第27-32页 |
·基底剪力的分布规律 | 第32-33页 |
·上接地层柱剪力分布规律 | 第33-38页 |
·结构层间剪力分布规律 | 第38-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4 不同接地方式下掉层结构的弹塑性抗震性能分析 | 第42-63页 |
·引言 | 第42页 |
·算例设计 | 第42-44页 |
·分析方法 | 第42页 |
·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参数 | 第42页 |
·塑性铰的定义 | 第42-43页 |
·地震波的选取及地震动输入 | 第43-44页 |
·动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61页 |
·弹塑性层间位移分布规律 | 第44-49页 |
·上接地层柱剪力分布规律 | 第49-54页 |
·结构层间剪力分布规律 | 第54-56页 |
·结构的屈服机制及薄弱部位研究 | 第56-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63-64页 |
·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88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B 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 | 第71-75页 |
C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剪力 | 第75-77页 |
D 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 | 第77-81页 |
E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剪力 | 第81-83页 |
F 结构塑性铰分布图 | 第83-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