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8页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6页 |
1. "青花蓝"典型符号——"蓝白相映"在生活中的演绎 | 第6页 |
2. 现代色彩理论与美学基本理论 | 第6页 |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1. 目的 | 第6页 |
2. 意义 | 第6-7页 |
(三)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 国内有关研究现状 | 第7页 |
2. 国外有关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一、中国传统色彩"青花蓝"概述 | 第8-11页 |
(一) 传统色彩"青花蓝" | 第8页 |
(二) 华夏历程中的"青花蓝"与西方古老的蓝色 | 第8-11页 |
1. 华夏历程中的"青花蓝" | 第8-9页 |
2. 西方古老的蓝色 | 第9-11页 |
二、"青花蓝"在传统形式中的表现 | 第11-23页 |
(一) "青花蓝"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体现 | 第11-16页 |
1. 在古代工艺品中 | 第11-12页 |
2. 在古代书籍与服饰中 | 第12-14页 |
3. 在古代绘画与建筑装饰中 | 第14-16页 |
(二)"青花蓝"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体现 | 第16-19页 |
1. 民间印染与服饰中的蓝色 | 第16-18页 |
2. 民间戏曲与戏剧中的蓝色 | 第18-19页 |
(三) 中国人尚蓝审美活动的主要因素 | 第19-23页 |
1. 古代色彩观与宗教的影响 | 第19-21页 |
2. 地域环境与色彩特性的影响 | 第21-23页 |
三、"青花蓝"视觉符号特征及其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运用 | 第23-36页 |
(一) 蓝色的色彩效应 | 第23-25页 |
1. 蓝色的生理效应 | 第23-24页 |
2. 蓝色的心理效应 | 第24-25页 |
(二) 传统色彩"青花蓝"配色特点归纳 | 第25-27页 |
1. "青花蓝"与单一色相的搭配 | 第25-26页 |
2. "青花蓝"与多种色相的搭配 | 第26-27页 |
(三) "青花蓝"视觉符号在实例中的审美价值 | 第27-31页 |
1. 意境的营造 | 第27-29页 |
2. "古卷之气"的渲染 | 第29-30页 |
3. "华"与"朴"的表达 | 第30-31页 |
(四) "青花蓝"提升审美趣味与文化意境的实践探索 | 第31-33页 |
1. "好利来"食品包装设计探索 | 第31页 |
2. 家乡食品特产的包装开发探索 | 第31-32页 |
3. "谭木匠"木梳包装探索 | 第32页 |
4. 其它相关设计创意 | 第32-33页 |
(五) "青花蓝"的运用意义及趋势 | 第33-36页 |
1. 传统文化复兴与"青花蓝" | 第33-34页 |
2. "青花蓝"的国际化视觉语言表达 | 第34页 |
3. "青花蓝"审美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诉求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