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导论 | 第10-21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1-28页 |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 第21-22页 |
·低碳经济的内涵 | 第21-22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外部经济与产权理论 | 第23-25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5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5-26页 |
·政府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经济政策的实施主体 | 第26-28页 |
·政府机制存在的必要性 | 第26页 |
·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 第26-28页 |
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经济政策现状及问题 | 第28-39页 |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经济政策现状 | 第28-33页 |
·低碳政策法规的现状 | 第28页 |
·低碳财政政策现状 | 第28-30页 |
·低碳税收政策现状 | 第30-32页 |
·低碳金融市场政策现状 | 第32-33页 |
·低碳产业政策现状 | 第33页 |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公共经济政策存在问题 | 第33-39页 |
·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税收体系存在缺陷 | 第35-38页 |
·低碳金融市场不够健全 | 第38-39页 |
4 发达国家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经济政策 | 第39-49页 |
·美国 | 第39-41页 |
·国家和法律法规的保障 | 第39页 |
·财政政策 | 第39-40页 |
·税收政策 | 第40页 |
·推进低碳产业革新 | 第40-41页 |
·日本 | 第41-42页 |
·强化法律与制度保障 | 第41页 |
·财政政策 | 第41-42页 |
·税收政策 | 第42页 |
·完善减排市场交易机制 | 第42页 |
·欧盟 | 第42-44页 |
·财政政策 | 第43页 |
·税收政策 | 第43-44页 |
·设立碳基金 | 第44页 |
·进行排放许可证的买卖 | 第44页 |
·借鉴及启示 | 第44-49页 |
·优化创新能源结构 | 第45-46页 |
·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 第46页 |
·重视技术创新 | 第46-47页 |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 第47页 |
·参与低碳经济的国际规则的制定 | 第47页 |
·注重政策制定中多因素的协调配合 | 第47-49页 |
5 完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经济政策建议 | 第49-61页 |
·应对国际压力,发展低碳经济 | 第49-51页 |
·国际上减排的压力 | 第49-50页 |
·国际上的贸易争端 | 第50-51页 |
·解决发展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的挑战与政策选择 | 第51-53页 |
·税收负担与企业承受压力的矛盾 | 第51-52页 |
·增强企业投资能力 | 第52-53页 |
·传统能源企业与新能源企业之间的竞争 | 第53页 |
·正确处理居民消费能力现实与低碳经济的长远效应关系 | 第53-55页 |
·低碳经济应体现效率与公平发展的统一 | 第55-57页 |
·国内地区间的公平问题 | 第55-56页 |
·国际上的公平问题 | 第56-57页 |
·使国家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 第57-61页 |
·制定和实施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 | 第57-58页 |
·制定与低碳经济发展长期目标一致的经济增长政策 | 第58-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