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商业秘密权权利限制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导言第11-13页
一、 商业秘密权权利限制的合理性考察第13-27页
 (一) 商业秘密权权利限制的法理学基础第13-17页
  1. 权利与义务关系理论第13页
  2. 权利界限理论第13-14页
  3. 法与利益关系理论第14-15页
  4. 法与正义关系理论第15-17页
 (二) 商业秘密权权利限制的民法学基础第17-20页
  1. 共有关系理论第17-19页
  2. 公序良俗原则第19-20页
 (三) 商业秘密权权利限制的知识产权法基础第20-23页
  1.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第20-21页
  2. 知识产权权利穷竭理论第21-23页
 (四) 商业秘密权权利限制的经济学基础第23-27页
  1. 资源的稀缺性第24-25页
  2. 机会成本的花费第25-26页
  3. 资源配置不均衡第26-27页
二、 国际社会商业秘密权权利限制的制度设计第27-36页
 (一) 美国第27-30页
 (二) 加拿大第30-32页
 (三) 德国、日本第32-34页
  1. 德国第32-33页
  2. 日本第33-34页
 (四) 国际条约第34-36页
三、 我国商业秘密权权利限制的现状分析第36-42页
 (一) 社会公共利益的限制第36-37页
 (二) 竞业禁止条款的限制第37-38页
 (三) 自行开发和反向工程的限制第38-39页
 (四) 责任主体和责任种类的限制第39页
 (五) 审理方式和举证责任的限制第39-40页
 (六) 共有关系的限制第40-41页
 (七) 作为出资的限制第41-42页
四、 完善商业秘密权权利限制的思路第42-50页
 (一) 明确商业秘密权基本属性第42-43页
 (二) 以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为参照确立商业秘密权基本制度第43-45页
  1. 规定商业秘密权合理使用制度第43-44页
  2. 特定情况下可以适用计划许可和强制许可制度第44页
  3. 明确商业秘密权权利穷竭制度第44-45页
 (三) 允许雇员必要运用与其自身不可分割的技能第45页
 (四) 建立商业秘密权善意取得制度第45-47页
  1. 严格把握构成要件第46页
  2. 举证责任倒置第46-47页
  3. 明确法律效果第47页
 (五) 承认和允许商业秘密权权利质押第47-48页
 (六) 引入商业秘密权纠纷的仲裁处理模式第48-49页
 (七) 限制滥用商业秘密权的垄断行为第49-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操纵证券市场行为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