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儒家文艺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1 两晋儒家文艺思想的背景 | 第13-21页 |
·儒学为根基,玄道释兴盛的思潮 | 第13-18页 |
·西晋“流韵绮靡”与东晋清新自然的文风 | 第18-21页 |
2 多种思想影响下的儒家坚持 | 第21-28页 |
·崇实尚用的现实立场 | 第21-24页 |
·儒学为王教之首 | 第21-22页 |
·刺过失,砭时弊 | 第22-23页 |
·文艺实践的儒家根基 | 第23-24页 |
·宗经重典的创作原则 | 第24-28页 |
·儒家经典—文章之渊府 | 第24-25页 |
·承儒据典—贯穿《文赋》的儒家文艺思想 | 第25-26页 |
·儒家情志观 | 第26-28页 |
3 渐趋成熟的文体论 | 第28-38页 |
·儒家文体论的原则 | 第28-31页 |
·“依其本,本其实”的尚实原则 | 第28-29页 |
·文质并重的双重原则 | 第29-30页 |
·承继传统的文体论 | 第30-31页 |
·文体程式的形成 | 第31-34页 |
·究其原始,释其名义 | 第31-32页 |
·辞简义正的文体论 | 第32-33页 |
·文体艺术特质的探求 | 第33-34页 |
·文学承载的作用 | 第34-38页 |
·文学的认识作用 | 第34-35页 |
·文学的社会功用 | 第35-36页 |
·文学的娱悦功能 | 第36-38页 |
4 中和雅正的文学标准 | 第38-43页 |
·典雅复古的艺术意蕴 | 第38-39页 |
·文质彬彬的艺术标准 | 第39-40页 |
·今胜于古的文学观念 | 第40-41页 |
·远大为本的艺术准则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