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概念、背景与研究框架 | 第10-19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际人权机制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一、国际人权概念的兴起 | 第11-12页 |
二、 国际人权机制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第三节 联合国人权机制的构成和功能 | 第13-17页 |
一、 联合国人权机制的构成 | 第13-16页 |
二、 联合国人权机制的功能和特征 | 第16-17页 |
第四节 基本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的实践历程 | 第19-30页 |
第一节 中国的国际人权立场 | 第19-21页 |
一、 中国的国际人权立场 | 第19页 |
二、 中国在国际人权中的开放性原则 | 第19-20页 |
三、 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的历程 | 第21-27页 |
一、 1949——1978 年,谨慎观望、有限参与阶段 | 第22-23页 |
二、 1978——1989 年,了解适应,扩大参与阶段 | 第23-24页 |
三、 1989——2004 年,被动应对,积极参与阶段 | 第24-26页 |
四、 2004——2011 年,培育自信,全面融入阶段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的方式与路径 | 第27-30页 |
一、 积极参加联合国人权领域的活动 | 第27-28页 |
二、 参与起草并加入联合国人权公约 | 第28页 |
三、 举办并参加联合国人权领域会议 | 第28-29页 |
四、 接待联合国人权访问团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的效应分析 | 第30-41页 |
第一节 国际制度理论及国际政治新秩序 | 第30-33页 |
一、 国际制度理论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构建 | 第30-31页 |
二、 国际机制发展的必然性及局限性 | 第31-32页 |
三、 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选择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的必要性 | 第33-37页 |
一、 联合国人权机制的局限性 | 第33-34页 |
二、 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的变革 | 第34-37页 |
第三节 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产生的效应 | 第37-41页 |
一、 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产生的国内效应 | 第37-39页 |
二、 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产生的国际效应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