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金属氧化物微纳结构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引言第10-12页
   ·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简介第12页
     ·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2-16页
     ·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应用展望第16页
   ·基于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第16-19页
     ·基于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第17-18页
     ·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简介第18-19页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19-21页
 参考文献第21-28页
第二章 折叠片状 CuO 微纳结构的合成及其在 Hg~(2+)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第28-48页
   ·引言第28-29页
   ·试验部分第29-30页
     ·试剂和仪器第29页
     ·氧化铜微纳结构的合成与表征第29-30页
     ·电极修饰第30页
   ·产物表征及形成机理第30-36页
   ·产物的电化学性质第36-42页
     ·折叠片状 CuO-CH∕GCE 对 Hg~(2+)的电化学活性第36-40页
     ·折叠片状 CuO-CH∕GCE 的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分析第40页
     ·传感器的重复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第40-42页
   ·小结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第三章 介孔结构 NiO 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在汞(Ⅱ)传感器中的应用第48-68页
   ·引言第48-49页
   ·试验部分第49-51页
     ·试剂和仪器第49-50页
     ·介孔结构氧化镍纳米片的合成和表征第50页
     ·电极修饰第50-51页
   ·产物表征第51-54页
   ·产物的电化学性质第54-61页
     ·介孔结构 NiO-CH∕GCE 对于 Hg~(2+)的电化学活性第54-59页
     ·介孔 NiO-CH∕GCE 的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分析第59-60页
     ·传感器的稳定性、重复性、抗干扰性和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第60-61页
   ·小结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第四章 相控制合成一维二氧化钒纳米结构及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第68-77页
   ·引言第68-69页
   ·实验部分第69页
     ·一维 VO_2纳米结构的制备第69页
     ·表征第69页
   ·产物表征第69-73页
     ·表征和形态第69-72页
     ·VO_2(A)和 VO_2(B)的电化学性能第72-73页
   ·小结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页
获奖情况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含Te微、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表征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