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基于回归克里格模型的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1 引言第12-2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方法第14-18页
     ·传统统计分析法第14页
     ·地统计学方法第14-16页
     ·“3S”技术与地统计学结合的方法第16-1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3页
     ·不同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第18-19页
     ·不同地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第19-20页
     ·基于回归克里格插值法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第20-21页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1-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4页
   ·研究区概况第23-26页
     ·自然条件第23-24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24-26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6-28页
     ·研究内容第26页
       ·小流域土壤养分含量常规统计第26页
       ·小流域土壤养分回归克里格模型预测分析第26页
       ·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第26页
     ·技术路线第26-28页
   ·研究方法第28-34页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28页
     ·数据资料和软件平台第28-29页
     ·地形因子属性及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获取第29-31页
     ·半方差函数第31-33页
     ·回归克里格插值第33页
     ·预测结果精度评价第33-3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4-45页
   ·小流域土壤养分含量常规统计第34-35页
   ·小流域土壤养分回归克里格模型预测分析第35-38页
     ·小流域土壤养分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35-36页
     ·小流域土壤养分回归克里格模型第36页
     ·小流域土壤养分残差的半方差函数分析第36-37页
     ·不同预测方法预测精度评价第37-38页
   ·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38-40页
     ·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第38页
     ·土地利用方式对小流域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38-39页
     ·高程对小流域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39页
     ·坡向对小流域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小流域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40-42页
     ·小流域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第40页
     ·土地利用方式对小流域表层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高程对小流域表层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第41页
     ·坡向对小流域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第41-42页
   ·小流域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42-45页
     ·小流域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空间分布特征第42页
     ·土地利用方式对小流域表层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第42-43页
     ·高程对小流域表层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NDVI 对小流域表层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第44页
     ·沉积物运移指数对小流域表层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4 讨论第45-49页
   ·回归克里格模型对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精度的改进第45页
   ·不同因素对小流域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第45-48页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第45-46页
     ·地形因子对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第46-47页
     ·NDVI 对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第47-48页
   ·小流域土壤各养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第48-49页
5 结论第49-52页
   ·系统分析了马蹄峪小流域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分布状况第49页
   ·建立并验证了马蹄峪小流域土壤养分回归克里格预测模型第49-50页
   ·掌握并探讨了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灰岩Kaiser效应试验研究及其在地应力场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淮河流域黄泛区风水侵蚀格局及其驱动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