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 ·铜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 第9-10页 |
|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矿石性质及矿床类型 | 第10页 |
| ·硫化铜铅锌矿物的可浮性 | 第10-13页 |
| ·硫化铜矿物的可浮性 | 第10-11页 |
| ·硫化铅锌矿物的可浮性 | 第11-13页 |
| ·硫化铁矿物的可浮性 | 第13页 |
| ·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工艺流程 | 第13-15页 |
| ·浮选药剂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铜铅分离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硫化矿浮选理论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重晶石浮选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试验样品、仪器、药剂及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 ·矿样制备 | 第20页 |
| ·试验药剂 | 第20-21页 |
| ·试验设备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 ·试验检测方法 | 第22-24页 |
| ·X荧光分析 | 第22页 |
| ·X衍射分析 | 第22-23页 |
| ·ICP光谱仪元素分析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工艺矿物学研究 | 第24-47页 |
|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 | 第24页 |
| ·原矿化学物相分析 | 第24-25页 |
| ·矿石物质组成 | 第25-26页 |
| ·主要矿物的产出形式 | 第26-45页 |
| ·铜矿物 | 第26-32页 |
| ·锌矿物 | 第32-35页 |
| ·铅矿物 | 第35-39页 |
| ·银矿物 | 第39-41页 |
| ·黄铁矿 | 第41-44页 |
| ·脉石矿物 | 第44-45页 |
| ·主要目的矿物的嵌布粒度,以及和矿石磨矿细度的关系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选矿试验研究 | 第47-64页 |
| ·条件探索试验 | 第47-50页 |
| ·磨矿细度试验 | 第47-48页 |
| ·石灰用量探索试验 | 第48-49页 |
| ·捕收剂筛选试验 | 第49-50页 |
| ·选别工艺流程研究 | 第50-63页 |
| ·优先浮铜顺序浮选试验 | 第50-53页 |
| ·铜铅锌混合浮选再分离试验 | 第53-57页 |
| ·重选和强磁选分离试验 | 第57-59页 |
| ·铜铅锌等可浮流程 | 第59-63页 |
| ·尾矿中的重晶石回收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过程机理探讨 | 第64-76页 |
| ·硫化铜铅锌矿物的嵌布关系对浮选分离过程的影响 | 第64-66页 |
| ·矿石单体解离度对铜铅锌矿物浮选分离过程的影响 | 第64页 |
| ·闪锌矿表面连生包裹铜铅矿物的结构对浮选分离的影响 | 第64-66页 |
| ·硫化铜铅锌矿物浮选溶液化学机理及对浮选分离过程的影响 | 第66-68页 |
| ·矿物溶解离子的活化作用 | 第66-67页 |
| ·硫化铜铅锌矿物的浮选溶液化学 | 第67-68页 |
| ·磨矿体系中的机械电化学性为及其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 ·磨矿体系中的机械作用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 ·磨矿体系中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及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 ·硫化铜铅锌矿物的电化学机理及对浮选分离过程的影响 | 第70-75页 |
| ·浮选电化学分析方法 | 第70-71页 |
| ·硫化矿物在水体系中表面氧化的Eh~pH关系 | 第71-74页 |
| ·捕收剂与硫化矿作用的Eh~pH图 | 第74-75页 |
| ·硫化矿物及矿物与捕收剂的Eh~pH关系分析 | 第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