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铟复合氧化物透明隔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9页
   ·引言第9-10页
   ·纳米透明隔热材料的材料结构及隔热机理第10-11页
     ·纳米无机材料的选择第10-11页
     ·隔热机理第11页
   ·透明隔热涂层材料的制备技术第11-17页
     ·功能纳米粒子的制备第12页
     ·浆料和涂料制备技术第12-14页
     ·涂层的制备技术第14-17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第19-32页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19-20页
     ·主要原料与试剂第19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19-20页
   ·ITO纳米粉体的实验与表征方法第20-24页
     ·溶剂热-煅烧法制备ITO纳米粉体第20-21页
     ·共沉淀法制备ITO纳米粉体第21-23页
     ·ITO纳米粉体的性能表征第23-24页
   ·ZIO纳米粉体的实验与表征方法第24-28页
     ·沉淀法制备ZIO纳米粉体第24-27页
     ·水热法制备的ZIO纳米粉体第27页
     ·ZIO纳米粉体的表征方法第27-28页
   ·水性浆料、涂料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表征第28-29页
     ·粉体的亲水性检测第28页
     ·水性浆料的制备第28-29页
     ·水性浆料稳定性的表征第29页
     ·水性涂料的制备第29页
   ·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与表征第29-32页
     ·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第29-30页
     ·纳米复合涂层的性能表征第30-32页
第三章 ITO纳米复合透明隔热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32-57页
   ·溶剂热-煅烧法ITO纳米粉体研究第32-46页
     ·ITO粉体的物相结构第32-35页
     ·纳米ITO粉体的工艺参数第35-43页
     ·不同形貌纳米ITO粉体的形成机理探讨第43-44页
     ·纳米ITO粉体的导电性能第44-46页
   ·高速分散法制备ITO水性浆料的研究第46-53页
     ·纳米粒子亲水性测试第47-49页
     ·分散剂种类对浆料分散效果的影响第49-50页
     ·分散剂用量对浆料分散效果的影响第50-51页
     ·高速分散转速对浆料分散效果的影响第51-52页
     ·高速分散时间对浆料分散效果的影响第52页
     ·固含量对浆料分散效果的影响第52-53页
   ·ITO纳米复合涂层的光学和隔热性能的研究第53-56页
     ·溶剂热温度对ITO纳米复合涂层的可见光透光率的影响第53-54页
     ·溶剂热温度对ITO纳米复合涂层红外透过率的影响第54-55页
     ·溶剂热温度对ITO纳米复合涂层的隔热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ZIO纳米复合透明隔热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57-81页
   ·前言第57页
   ·ZIO纳米粉体的液相合成第57-68页
     ·ZIO纳米粉体的晶体结构的研究第57-62页
     ·ZIO粉体的形貌研究及机理探讨第62-68页
   ·ZIO水性浆料的稳定性研究第68-73页
     ·粉体亲水性的分析第68-69页
     ·分散剂种类对ZIO浆料分散效果的影响第69-70页
     ·分散剂用量对ZIO浆料分散效果的影响第70-71页
     ·高速分散转速对ZIO浆料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第71-72页
     ·高速分散时间对ZIO浆料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第72页
     ·ZIO浆料固含量的提高第72-73页
   ·ZIO纳米复合涂层的光学性能的研究第73-77页
     ·铟掺杂量对ZIO纳米复合涂层可见光透光率的影响第73-74页
     ·铟掺杂量对ZIO纳米复合涂层红外透光率的影响第74-75页
     ·尿素浓度对ZIO纳米复合涂层可见光透光率的影响第75-76页
     ·尿素浓度对ZIO纳米复合涂层红外光透光率的影响第76-77页
   ·ZIO纳米复合涂层的隔热性能的研究第77-79页
     ·铟掺杂量对ZIO纳米复合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77-78页
     ·尿素浓度对ZIO纳米复合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78-79页
     ·ZIO及ITO纳米复合涂层隔热效果的比较第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致谢第89-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格劳秀斯战争伦理思想研究
下一篇:晶粒细化剂应用及其Zr“中毒”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