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1 引言 | 第10-30页 |
|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2-25页 |
| ·生态旅游研究概况 | 第12-18页 |
| ·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及概念 | 第12-16页 |
| ·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区别 | 第16-17页 |
| ·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 ·环境承载力概念演变及其变革研究 | 第18-21页 |
|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 | 第23页 |
|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5-27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 ·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 2 呼伦贝尔草原特征及其旅游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第30-42页 |
| ·自然环境特征 | 第30-36页 |
| ·地理位置 | 第30-31页 |
| ·地质、地貌 | 第31页 |
| ·气候、水文 | 第31-33页 |
| ·土壤、植被 | 第33页 |
| ·植物、动物资源 | 第33-35页 |
| ·环境质量 | 第35-36页 |
| ·经济与社会环境 | 第36-39页 |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36-37页 |
| ·基础设施 | 第37-38页 |
| ·社会环境 | 第38-39页 |
| ·旅游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 ·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9-40页 |
| ·制约因素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3 草原生态旅游特征分析 | 第42-70页 |
| ·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42页 |
| ·草原生态旅游业发展动态分析 | 第42-44页 |
| ·草原生态旅游特征分析 | 第44-67页 |
| ·草原生态旅游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 第44-47页 |
| ·草原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 第47-56页 |
| ·草原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特征 | 第56-60页 |
| ·问卷测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56-57页 |
| ·草原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 | 第57-60页 |
| ·客源市场对草原景区满意度评价的差异分析 | 第60-63页 |
| ·T检验方法 | 第60-61页 |
| ·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 第61-63页 |
| ·重要性——满意度四分图分析 | 第63-67页 |
| ·四分图分析法 | 第63-64页 |
| ·重要性——满意度的综合分析 | 第64-67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67-70页 |
| ·小结 | 第67-69页 |
| ·讨论 | 第69-70页 |
| 4.草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体系研究 | 第70-98页 |
| ·草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70-83页 |
| ·构建目标 | 第70页 |
| ·指标体系编制的指导思想 | 第70-71页 |
| ·编制指标的原则 | 第71-72页 |
| ·编制的方法 | 第72-73页 |
| ·"五结合" | 第73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3页 |
| ·标准值的确定 | 第73页 |
| ·反馈 | 第73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 | 第73-79页 |
| ·评价指标筛选 | 第73-74页 |
| ·初步建立指标 | 第74-75页 |
| ·指标重要性咨询 | 第75-76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 第76-79页 |
| ·指标的设置与测算方法 | 第79-83页 |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83-91页 |
| ·评价等级标准的确立 | 第91-92页 |
| ·主要评价指标的选定 | 第92-93页 |
| ·评价方法与模型 | 第93-95页 |
| ·评价的功能与流程 | 第95-96页 |
| ·评价的功能 | 第95页 |
| ·评估流程 | 第95-96页 |
| ·小结 | 第96-98页 |
| 5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 | 第98-128页 |
| ·研究区域的选择 | 第98页 |
|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环境分析 | 第98-107页 |
| ·生态旅游资源水平 | 第98-99页 |
|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 第99-103页 |
| ·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第103-107页 |
| ·评价指标值的采集与分析 | 第107-109页 |
| ·承载力综合评分与评价 | 第109-124页 |
| ·历年综合承载状况分析 | 第110-113页 |
| ·不同时期承载状况分析 | 第113-120页 |
| ·自然环境承载状况分析 | 第120-121页 |
| ·经济环境承载状况分析 | 第121-123页 |
| ·社会环境承载状况分析 | 第123-124页 |
| ·改善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 第124-126页 |
| ·管理层面 | 第124-125页 |
| ·技术层面 | 第125-126页 |
| ·小结 | 第126-12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2页 |
| ·研究丛本结论 | 第128-129页 |
| ·研究局限与创新点 | 第129-131页 |
| ·局限性 | 第129-130页 |
| ·创新点 | 第130-131页 |
| ·相关建议 | 第131-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2-142页 |
| 附录1 | 第142-146页 |
| 附录2 | 第146-150页 |
| 个人简介 | 第150-152页 |
| 导师简介 | 第152-154页 |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154-156页 |
| 致谢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