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行费用法的观鸟游憩价值评估--以中国(洞庭湖)国际观鸟节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现实背景 | 第7-9页 |
·理论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3-27页 |
·游憩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研究历程概述 | 第14-15页 |
·评估方法综述 | 第15-17页 |
·旅行费用法(TCM)的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理论内涵 | 第17页 |
·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基本模型 | 第18-21页 |
·应用领域 | 第21-23页 |
·TCM在我国的应用综述 | 第23-25页 |
·应用历程 | 第23-2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7-39页 |
·研究地点的选择 | 第27-28页 |
·研究案例的确定 | 第28-29页 |
·研究的调研过程 | 第29-30页 |
·调研时间和地点 | 第29页 |
·调研对象 | 第29页 |
·调研内容 | 第29-30页 |
·调研数据的特征 | 第30-35页 |
·社会经济特征统计与分析 | 第30-33页 |
·客源地统计与分析 | 第33页 |
·旅游次数的统计与分析 | 第33-34页 |
·交通方式统计与分析 | 第34页 |
·出行目的统计与分析 | 第34-35页 |
·研究思路的说明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实证研究 | 第39-50页 |
·模型变量的选取 | 第39页 |
·旅行费用的组成 | 第39页 |
·时间成本的折算 | 第39页 |
·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39-48页 |
·回归方程构建 | 第40页 |
·回归分析 | 第40-48页 |
·游憩价值估算 | 第48-49页 |
·消费者剩余计算 | 第48-49页 |
·游憩总价值估算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结果讨论 | 第50-56页 |
·公费旅游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游憩价值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51页 |
·评估案例的选取 | 第51页 |
·观鸟游憩价值季节性引发的思考 | 第51-52页 |
·观鸟价值的来源与受益者分析 | 第52-53页 |
·有关观鸟节发展的思考 | 第53-55页 |
·从观鸟游憩发展的角度 | 第53-54页 |
·从节事活动举办的角度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69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