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并用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1. 寒热并用源流概述 | 第8-12页 |
| ·《黄帝内经》的论述 | 第8页 |
| ·《伤寒杂病论》的论述 | 第8页 |
| ·《千金方》的论述 | 第8-9页 |
| ·金元四大家的论述 | 第9-10页 |
| ·李时珍的论述 | 第10页 |
| ·温病学派的论述 | 第10-12页 |
| 2. 仲景寒热并用的运用 | 第12-25页 |
| ·表寒里热 | 第12-16页 |
| ·大青龙汤 | 第12-13页 |
| ·桂枝二越婢一汤 | 第13-14页 |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第14页 |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第14-15页 |
| ·柴胡桂枝汤 | 第15-16页 |
| ·寒热错杂中焦 | 第16-18页 |
| ·半夏泻心汤 | 第16-17页 |
| ·甘草泻心汤 | 第17页 |
| ·生姜泻心汤 | 第17-18页 |
| ·上热下寒 | 第18-22页 |
| ·乌梅丸 | 第18-19页 |
| ·栀子干姜汤 | 第19-20页 |
| ·黄连汤 | 第20页 |
| ·麻黄升麻汤 | 第20-21页 |
|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 第21-22页 |
| ·其它寒热并用 | 第22-25页 |
| 3. 皮肤病与寒热错杂 | 第25-31页 |
| ·皮肤病的病因 | 第25-27页 |
| ·外感六淫 | 第25-26页 |
| ·邪毒外伤 | 第26-27页 |
| ·饮食不节 | 第27页 |
| ·情志内伤 | 第27页 |
| ·虚劳损伤 | 第27页 |
| ·瘀血痰浊 | 第27页 |
| ·皮肤病的发病机理 | 第27-28页 |
| ·寒热错杂证的形成 | 第28-31页 |
| ·病邪因素 | 第28-29页 |
| ·体质因素 | 第29页 |
| ·脏腑因素 | 第29页 |
| ·失治、误治因素 | 第29-31页 |
| 4. 寒热并用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 第31-60页 |
| ·表寒里热 | 第31-47页 |
| ·大青龙汤 | 第31-34页 |
| ·桂枝二越婢一汤 | 第34-36页 |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第36-39页 |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第39-43页 |
| ·柴胡桂枝汤 | 第43-47页 |
| ·寒热错杂中焦 | 第47-56页 |
| ·半夏泻心汤 | 第48-52页 |
| ·甘草泻心汤 | 第52-56页 |
| ·上热下寒 | 第56-60页 |
| ·乌梅丸 | 第56-60页 |
| 5. 规律总结 | 第60-6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个人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