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红景天简介 | 第14-15页 |
·红景天药理活性研究 | 第15-22页 |
·保护心血管系统 | 第15-16页 |
·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 第16-17页 |
·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 | 第17-18页 |
·抗衰老作用 | 第18页 |
·抗辐射作用 | 第18-19页 |
·抗损伤作用 | 第19-20页 |
·抗疲劳作用 | 第20-21页 |
·改善免疫功能 | 第21页 |
·其他作用 | 第21-22页 |
·红景天苷及其类似物合成现状 | 第22-30页 |
·红景天苷及其类似物生物学合成现状 | 第22-24页 |
·红景天苷及其类似物化学合成现状 | 第24-30页 |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2,3,4,6-四-O-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三氯乙酰亚胺酯为糖苷化供体合成红景天苷 | 第32-41页 |
·引言 | 第32-34页 |
·实验 | 第34-39页 |
·试剂 | 第34页 |
·仪器 | 第34页 |
·1,2,3,4,6-五-O-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的合成 | 第34-35页 |
·2,3,4,6-四-O-乙酰基-α,β-D-吡喃葡萄糖的合成 | 第35页 |
·2,3,4,6-四-O-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三氯乙酰亚胺酯的合成 | 第35-36页 |
·对羟基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 第36-37页 |
·对乙酸酯基苯基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 第37-38页 |
·红景天苷的合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2,3,4,6-四-O-苯甲酰基-α-D-吡喃葡萄糖三氯乙酰亚胺酯为糖苷化供体合成红景天苷 | 第41-50页 |
·引言 | 第41-43页 |
·实验 | 第43-47页 |
·试剂 | 第43页 |
·仪器 | 第43页 |
·1,2,3,4,6-五-O-苯甲酰基-D-吡喃葡萄糖的合成 | 第43-44页 |
·2,3,4,6-四-O-苯甲酰基-D-吡喃葡萄糖的合成 | 第44页 |
·2,3,4,6-四-O-苯甲酰基-α-D-吡喃葡萄糖三氯乙酰亚胺酯的合成 | 第44-45页 |
·对羟基苯基乙基2,3,4,6-四-O-苯甲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 第45-46页 |
·红景天苷的合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四章 2,3,4,6-四-O-α-苄基-D-吡喃葡萄糖三氯乙酰亚胺酯为糖苷化供体合成红景天苷 | 第50-60页 |
·引言 | 第50-52页 |
·实验 | 第52-59页 |
·试剂 | 第52-53页 |
·仪器 | 第53页 |
·对苄氧基苯乙醇的合成 | 第53页 |
·乙酸基对苄氧基苯乙基酯的合成 | 第53-54页 |
·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对甲基苯硫苷的合成 | 第54-55页 |
·2,3,4,6-四-O-羟基-β-D-吡喃葡萄糖对甲基苯硫苷的合成 | 第55-56页 |
·2,3,4,6-四-O-苄基-β-D-吡喃葡萄糖对甲基苯硫苷的合成 | 第56页 |
·2,3,4,6-四-O-苄基-D-吡喃葡萄糖的合成 | 第56-57页 |
·2,3,4,6-四-O-α-苄基-D-吡喃葡萄糖三氯乙酰亚胺酯的合成 | 第57页 |
·2,3,4,6-四-O-韦基-D-卩比喃葡萄糖对节氧基苯乙基苦(46)的合成 | 第57-58页 |
·红景天苷的合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1-溴-2,3,4,6-四-O-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为糖苷供体合成红景天苷 | 第60-66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实验 | 第61-65页 |
·试剂 | 第61页 |
·仪器 | 第61页 |
·1-溴-2,3,4,6-四-O-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的合成 | 第61-62页 |
·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对苄氧基苯乙基苷的合成 | 第62-63页 |
·2,3,4,6-四-O-羟基-β-D-吡喃葡萄糖对苄氧基苯乙基苷的合成 | 第63-64页 |
·红景天苷的合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附录一 | 第78-79页 |
附录二 典型化合物核磁谱图 | 第79-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