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智能公交系统概述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智能公交系统概述 | 第14页 |
·智能公交系统国外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智能公交系统国内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9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的比较 | 第19-22页 |
·ZigBee 技术背景简介 | 第19-20页 |
·ZigBee 与Bluetooth 技术的比较 | 第20-21页 |
·ZigBee 与UWB 技术的比较 | 第21页 |
·ZigBee 与Wi-Fi 技术的比较 | 第21-22页 |
·ZigBee 与现有移动网(GPRS/CDMA)的比较 | 第22页 |
·论文结构编排 | 第22-24页 |
第二章 ZigBee 协议研究及芯片选择 | 第24-38页 |
·引言 | 第24页 |
·ZigBee 协议的分层结构 | 第24-25页 |
·ZigBee 协议基础(IEEE802.15.4) | 第25-30页 |
·PHY 层特性 | 第25-26页 |
·MAC 层特性 | 第26-30页 |
·ZigBee 网络设备及拓扑结构 | 第30-33页 |
·两种功能类型设备 | 第30页 |
·三种节点类型 | 第30-31页 |
·三种网络拓扑结构 | 第31-32页 |
·两种工作模式 | 第32-33页 |
·基于ZigBee 协议的应用研究 | 第33-35页 |
·ZigBee 协议基本术语总结 | 第33-34页 |
·ZigBee 绑定(binding)操作分析 | 第34-35页 |
·应用层消息类型分析 | 第35页 |
·ZigBee 的芯片比较与选择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基于ZigBee 的智能公交车载节点定位方法研究 | 第38-56页 |
·引言 | 第38页 |
·无线传感器定位算法研究 | 第38-40页 |
·基于信号强度的测距研究 | 第40-42页 |
·ZigBee 信号强度及其模型 | 第40-41页 |
·LQI 测距研究分析 | 第41-42页 |
·TOF 测距研究分析 | 第42-45页 |
·利用ZigBee 测距的抗干扰性测试 | 第45-47页 |
·实验过程 | 第45-4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47页 |
·基于ZigBee 的车辆定位算法研究 | 第47-55页 |
·固定节点的位置对车辆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 | 第47-50页 |
·基于ZigBee 的车载节点组合定位算法研究 | 第50-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基于ZigBee 的智能公交通信网络研究设计 | 第56-65页 |
·引言 | 第56页 |
·基于ZigBee 技术的公交通信网络方案分析研究 | 第56-58页 |
·基于ZigBee 的公交通信网络设计方案分析 | 第56-57页 |
·基于ZigBee 线性网络方案的设计 | 第57-58页 |
·蜂窝式ZigBee 公交通信网络的提出与研究 | 第58-60页 |
·公众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研究 | 第58-59页 |
·蜂窝式ZigBee 公交通信网络的提出与构建 | 第59-60页 |
·基于ZigBee 的分布式交通调控机制研究 | 第60-61页 |
·通信网络性能分析研究 | 第61-64页 |
·节点间通信速率分析 | 第61-63页 |
·网络内数据传输实时性分析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基于ZigBee 的智能公交系统样机的实现 | 第65-78页 |
·引言 | 第65页 |
·开发平台搭建 | 第65-67页 |
·硬件开发平台 | 第65-66页 |
·软件开发平台 | 第66-67页 |
·样机系统软件设计 | 第67-74页 |
·软件开发流程 | 第68页 |
·软件整体结构研究 | 第68-69页 |
·任务调度系统研究 | 第69-71页 |
·网络层软件设计 | 第71-72页 |
·应用层软件设计 | 第72-74页 |
·样机系统的测试实验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全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78页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附录 智能公交样机系统部分实物照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