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何天有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总结 | 第12-25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1. 何天有主任医师成才之路 | 第14-20页 |
·青少年时期向往成为一名中医医师 | 第14-15页 |
·大学时期精钻学业,博采众长,铺就名医之路 | 第15页 |
·实现诺言,扎根基层,服务百姓 | 第15-17页 |
·继承传统,创新实践 | 第17页 |
·尚德谨行,德艺相彰 | 第17-20页 |
2. 何天有教授中医学术思想 | 第20-25页 |
·强调针灸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更加发挥辨证论治优势 | 第20-21页 |
·详尽四诊、主诉兼症合参 | 第20页 |
·分类排队、分清寒热虚实 | 第20页 |
·补充四诊、辨别真假、鉴别诊断 | 第20页 |
·证上立法,理、法、方、穴、技精准恰当 | 第20-21页 |
·熟读经典医著,活用经方与传统针法 | 第21页 |
·重气机与气化理论,创“中医通法”临证思想 | 第21-23页 |
·重视灸药结合,创立何氏药物铺灸疗法,首提留灸理论 | 第23-25页 |
·保留传统灸法的特点 | 第23页 |
·改良传统灸法的不足 | 第23-24页 |
·注重灸药结合 | 第24页 |
·创“留灸”理论,有效延长灸疗时间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疏肝兴阳法治疗慢性非菌性前列腺炎致性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 第25-45页 |
前言 | 第25-26页 |
临床研究 | 第26-45页 |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观察指标 | 第28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8-29页 |
·统计学处理与资料总结 | 第29-30页 |
2. 结果 | 第30-36页 |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比较 | 第30-31页 |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第31页 |
·两组患者性功能障碍类型比较 | 第31-32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比较 | 第32-33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ISFPE评分比较 | 第33-34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IEF-5评分比较 | 第34-36页 |
3. 分析与讨论 | 第36-44页 |
·疏肝兴阳法的立法思想 | 第36页 |
·观察指标的选择评价 | 第36-37页 |
·疏肝兴阳法对NIH-CPSI的影响 | 第37页 |
·疏肝兴阳法对CISFPE的影响 | 第37页 |
·疏肝兴阳法对IIEF-5的影响 | 第37-38页 |
·疏肝兴阳法立方思想分析 | 第38-42页 |
·疏肝兴阳法治疗慢性非菌性前列腺炎致性功能障碍的机理分析 | 第42-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创新与特色 | 第45-46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文献综述 | 第48-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二:量表一 | 第68-71页 |
附录三 量表二 | 第71-72页 |
附录四 量表三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