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生物学论文--农业微生物学论文

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内生细菌及根际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植物促生作用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1页
   ·植物内生细菌和根际细菌的生物多样性第13-14页
   ·植物内生细菌和根际细菌的促生作用第14-19页
     ·植物促生细菌的固氮作用第14-15页
     ·植物促生细菌的解磷作用第15-16页
     ·含铁载体植物促生细菌的促生作用第16页
     ·植物促生细菌对植物的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第16-19页
   ·植物内生细菌和根际细菌的生物防治作用第19-20页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具有 ACC 脱氨酶活性内生细菌的分离及鉴定第21-33页
   ·材料第21-22页
     ·主要试剂第21页
     ·培养基第2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1-22页
     ·供试植株第22页
   ·研究方法第22-24页
     ·实验材料的采集第22页
     ·内生细菌的分离及纯化第22-23页
     ·ACC 脱氨酶活性菌株的筛选第23页
     ·细菌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第23页
     ·细菌 16s rDNA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第23-24页
     ·ACC 脱氨酶活性测定第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31页
     ·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第24-26页
     ·16S rDNA 基因的序列分析第26-29页
     ·ACC 脱氨酶活性测定第29-31页
   ·讨论第31-33页
第三章 具有 ACC 脱氨酶活性根际细菌的分离及鉴定第33-45页
   ·材料第33页
     ·主要试剂第33页
     ·培养基第33页
   ·方法第33-35页
     ·实验材料的采集第33-34页
     ·根际细菌的初步分离与纯化第34页
     ·ACC 脱氨酶活性菌株的筛选第34页
     ·细菌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第34页
     ·16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第34页
     ·ACC 脱氨酶活性测定第34-35页
   ·结果及分析第35-44页
     ·菌株的分离及生理生化特性第35-37页
     ·16S rDNA 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7-42页
     ·ACC 脱氨酶活性测定第42-44页
   ·讨论第44-45页
第四章 ACC 脱氨酶基因的 PCR 扩增及 acdS 的克隆表达第45-53页
   ·材料第45-46页
     ·实验菌株及载体第45页
     ·主要试剂第45-46页
     ·培养基第46页
   ·方法第46-48页
     ·ACC 脱氨酶基因的 PCR 扩增第46页
     ·JDM-2 菌株 acds 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46-47页
     ·原核表达质粒 pQE30ACDS 的构建及其鉴定第47页
     ·ACC 脱氨酶的诱导表达第47页
     ·ACC 脱氨酶活性的检测第47-48页
   ·结果及分析第48-51页
     ·ACC 脱氨酶基因片段的扩增第48页
     ·目的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48-49页
     ·重组质粒 pQE30ACDS 的构建及其鉴定第49-50页
     ·ACC 脱氨酶的诱导表达第50页
     ·重组菌 M15/pQE30ACDS 的 ACC 脱氨酶活性第50-51页
   ·讨论第51-53页
第五章 ACC 脱氨酶活性菌株的生物学活性及植物促生作用研究第53-64页
   ·材料第53-54页
     ·菌株和载体第53-54页
     ·培养基第54页
     ·供试植株第54页
   ·方法第54-55页
     ·抑菌活性检测第54-55页
     ·铁载体检测第55页
     ·种子萌发及根生长试验第55页
   ·结果及分析第55-62页
     ·抑菌活性检测第55-57页
     ·铁载体实验第57-58页
     ·水稻种子萌发影响第58-59页
     ·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第59-62页
   ·讨论第62-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结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光烧结系统的运动控制与纳米陶瓷人工骨制备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菜籽粕的脱毒工艺及添加杜仲、脱毒菜籽粕鸡饲料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