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南极衣藻 Chlamydomonas sp. ICE-L 概述 | 第12-15页 |
·南极衣藻 ICE-L 的生存环境 | 第13页 |
·南极衣藻 ICE-L 的生物学特征 | 第13-15页 |
·嗜冷微生物低温生存机制的研究 | 第15-18页 |
·细胞膜的类脂结构 | 第15-16页 |
·冷适应酶 | 第16-17页 |
·光合电子运输及能量平衡 | 第17-18页 |
·南极冰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功能基因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9-21页 |
·生物信息学 | 第19页 |
·表达序列标签 | 第19-20页 |
·微阵列或 DNA 芯片 | 第20页 |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 | 第20页 |
·蛋白质组学 | 第20-21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南极衣藻 Chlamydomonas sp. ICE-L 功能基因的筛选 | 第22-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实验藻种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引物设计 | 第23-24页 |
·南极冰藻 ICE-L 的低温处理 | 第24页 |
·南极冰藻 ICE-L 总 RNA 的提取 | 第24-25页 |
·反转录 | 第25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南极衣藻 ICE-L 总 RNA 的检测 | 第26-27页 |
·南极冰藻 ICE-L 低温胁迫功能基因的筛选 | 第27-33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33-36页 |
第3章 南极冰藻 Chlamydomonas sp.ICE-L硝酸还原酶基因的特征分析 | 第36-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实验藻种 | 第36页 |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NR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7-38页 |
·硝酸还原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8页 |
·引物设计 | 第38页 |
·藻种的处理 | 第38页 |
·南极冰藻 ICE-L 总 RNA 的提取 | 第38页 |
·反转录 | 第38页 |
·实时定量 PCR | 第38页 |
·硝酸还原酶的酶活测定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NR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9-41页 |
·NR 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41页 |
·ICE-L NR 的同源性分析 | 第41-43页 |
·NR 基因的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分析 | 第43-44页 |
·ICE-L NR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4-45页 |
·温度对 ICE-L NR 的酶活的影响 | 第45-46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南极冰藻 Chlamydomonas sp. ICE-L GRP 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 第48-62页 |
·方法与材料 | 第48-55页 |
·实验菌株 | 第48页 |
·试剂盒和工具酶 | 第48-49页 |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9-50页 |
·主要仪器 | 第50页 |
·GRP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50页 |
·GRP 基因的克隆 | 第50-51页 |
·pET-28a(+)-GRP 的构建 | 第51-53页 |
·DNA 片段和载体的酶切 | 第51-52页 |
·DNA 片段和载体的连接 | 第52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52-53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53页 |
·转化表达型宿主菌 | 第53页 |
·ICE-L GRP 的诱导表达 | 第53-54页 |
·SDS-PAGE 检测蛋白表达 | 第54-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ICE-L GRP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55-57页 |
·ICE-L GRP 基因的克隆 | 第57-58页 |
·pET-28a(+)-GRP 的构建 | 第58页 |
·ICE-L GRP 基因的表达 | 第58-59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59-6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总结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