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 高等动物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 | 第12-16页 |
·网格蛋白复合体的组成及其功能 | 第12-14页 |
·接头蛋白复合体的组成及其功能 | 第14-15页 |
·动物细胞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 | 第15-16页 |
2 植物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 | 第16-19页 |
3 生长素对植物的调控 | 第19页 |
4 生长素输入输出载体 | 第19-21页 |
·生长素输入载体 | 第20页 |
·生长素输出载体 | 第20-21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科学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植物材料与培养 | 第22页 |
·菌种 | 第22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2-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37页 |
·拟南芥D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T-DNA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 第24页 |
·RNA提取 | 第24-25页 |
·cDNA合成 | 第25-27页 |
·半定量RT-PCR | 第27-28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29页 |
·切胶回收 | 第29-30页 |
·连接 | 第30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 | 第30页 |
·大肠杆菌转化 | 第30-31页 |
·阳性克隆鉴定及测序 | 第31-32页 |
·小量质粒提取 | 第32页 |
·农杆菌感受态制备 | 第32-33页 |
·农杆菌电转化 | 第33页 |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花浸染法转基因 | 第33页 |
·GUS染色 | 第33页 |
·拟南芥根尖免疫定位 | 第33-34页 |
·拟南芥突变体表型分析 | 第34-35页 |
·拟南芥根向地性分析 | 第35页 |
·根尖生长素向基运输活性测定 | 第35-36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其参数 | 第36页 |
·定量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7-52页 |
1 拟南芥网格蛋白基因的生物学信息学分析 | 第37-38页 |
2 网格轻链蛋白CLC基因T-DNA突变体的鉴定与分离 | 第38页 |
3 双突变体互补实验 | 第38-40页 |
4 轻链clc1clc2突变对内吞的影响 | 第40-43页 |
·轻链clc1clc2突变减弱FM4-64的内吞 | 第40页 |
·轻链clc1clc2突变减弱PIN2-eGFP内吞速率 | 第40-42页 |
·轻链clc1clc2突变影响CHC质膜定位 | 第42-43页 |
5 轻链clc1clc2突变影响A23调控PIN等质膜蛋白的内吞 | 第43-45页 |
6 轻链clc1clc2突变影响生长素调控PIN等质膜蛋白的内吞 | 第45-48页 |
7 生长素和A23调控网格蛋白介导的PIN内吞位于同一信号途径 | 第48-49页 |
8 轻链clc1clc2突变影响根尖生长素极性运输、分布及向地性 | 第49-52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1 轻链CLC调控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速率 | 第52-53页 |
2 A23和生长素调控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 | 第53页 |
3 CLC参与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和根向地性反应 | 第53-54页 |
4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1 抗生素、激素以及主要药品母液配制方法 | 第64页 |
2 常见试剂和缓冲液配制方法 | 第64-65页 |
3 培养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