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规范研究 | 第15-16页 |
·演绎分析与归纳分析相结合 | 第16页 |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17-2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保障性住房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保障性住房融资概念界定 | 第18页 |
·理论依据 | 第18-25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8-20页 |
·项目可区分理论 | 第20-21页 |
·可销售性评估理论 | 第21-25页 |
3 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现状与问题 | 第25-30页 |
·我国保障性住房资金需求概况 | 第25-26页 |
·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现状 | 第26-28页 |
·财政拨款 | 第26页 |
·地方土地出让金净收益 | 第26页 |
·住房公积金 | 第26-27页 |
·银行贷款 | 第27页 |
·保障性住房自身收益 | 第27-28页 |
·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政府一元的融资模式,缺乏私人资本 | 第28页 |
·金融工具缺失 | 第28-29页 |
·融资效率低 | 第29-30页 |
4 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国际借鉴与启示 | 第30-37页 |
·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国际借鉴 | 第30-35页 |
·美国公共住房融资模式 | 第30-31页 |
·德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 | 第31页 |
·新加坡公共组屋融资模式 | 第31-33页 |
·香港公营房屋融资模式 | 第33-35页 |
·启示 | 第35-37页 |
·保障性住房融资应由政府主导 | 第35页 |
·建立专门的保障性住房融资机构 | 第35页 |
·创新融资模式 | 第35-37页 |
5 保障性住房多元化融资模式构建 | 第37-54页 |
·保障性住房REITs | 第37-44页 |
·REITs概述 | 第37-40页 |
·保障性住房REITs融资模式设计思路 | 第40-41页 |
·保障性住房REITs的设立形式 | 第41-42页 |
·保障性住房REITs的运作模式 | 第42-44页 |
·保障性住房PPP模式 | 第44-54页 |
·PPP模式概述 | 第44-48页 |
·保障性住房PPP模式各参与方设计 | 第48-51页 |
·保障性住房PPP运作模式 | 第51-54页 |
6 保障性住房多元化融资模式实施建议 | 第54-57页 |
·保证政府在保障性住房融资中的主体地位 | 第54页 |
·政府应保证税收优惠和相关补贴的稳定 | 第54-55页 |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及政策体系 | 第55页 |
·强化保障性住房REITs信息披露制度 | 第55-56页 |
·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参与方的监管和激励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