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的问题和法律对策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引言 | 第13-17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 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 | 第17-23页 |
·金融消费的要素 | 第17-18页 |
·金融消费主体双方的固定性 | 第17页 |
·金融消费行为具有技术性和专业性 | 第17-18页 |
·金融消费目的是生活需要 | 第18页 |
·金融消费者与普通消费者区别与联系 | 第18-20页 |
·金融消费者更加特殊的弱势地位 | 第18-19页 |
·金融消费者的独特属性 | 第19-20页 |
·金融消费者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金融消费者的三层定义 | 第20-21页 |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现实必要 | 第21-22页 |
·我国现有法律缺失对金融消费者保护 | 第22-23页 |
2.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范围 | 第23-30页 |
·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 第23-26页 |
·金融消费安全权 | 第23-24页 |
·金融消费知情权 | 第24页 |
·金融消费自主选择权 | 第24页 |
·金融消费公平交易权 | 第24-25页 |
·金融消费隐私权 | 第25页 |
·金融消费损害赔偿权 | 第25页 |
·金融消费者结社权 | 第25-26页 |
·金融消费者的其他权利 | 第26页 |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一般原则 | 第26-30页 |
·国家保护原则为主 | 第26-27页 |
·社会保护原则为辅 | 第27-28页 |
·一般保护原则 | 第28页 |
·信息披露原则 | 第28-30页 |
3. 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状况 | 第30-37页 |
·对侵害金融消费者权利的现象分析 | 第30-35页 |
·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 第30-32页 |
·侵害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 第32-33页 |
·侵害金融消费者隐私权利 | 第33-35页 |
·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的漏洞分析 | 第35-37页 |
·立法指导上的漏洞 | 第35-36页 |
·机构设置上的漏洞 | 第36-37页 |
4. 对西方国家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借鉴 | 第37-46页 |
·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 | 第37-43页 |
·美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沿革 | 第37-38页 |
·次贷危机下看美国制度的缺陷 | 第38-40页 |
·美国金融体系改革 | 第40-41页 |
·美国"次贷危机后"的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41-43页 |
·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 | 第43-46页 |
·监管特点 | 第43-44页 |
·立法中明确"金融消费者"概念 | 第44页 |
·争议纠纷解决途径 | 第44-45页 |
·行业自律组织 | 第45-46页 |
5. 如何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 | 第46-57页 |
·我国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几点不足 | 第46-47页 |
·金融体制和金融制度上的不足 | 第46-47页 |
·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不足 | 第47页 |
·金融消费者自身意识的不足 | 第47页 |
·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积极意义 | 第47-48页 |
·我国金融消费者常见权益受损的法律对策 | 第48-52页 |
·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法律对策 | 第48-51页 |
·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对策 | 第51-52页 |
·我国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制度完善的目标 | 第52-57页 |
·法律制定上的完善 | 第52-54页 |
·机构设置上的完善 | 第54-55页 |
·救济途径上的完善 | 第55-56页 |
·金融消费主体方面的完善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