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基本理论第11-19页
 第一节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概念及内涵第11-13页
 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性质及价值第13-15页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性质第13-14页
  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价值第14-15页
 第三节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第15-19页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与起诉人、原告地位的辨析第15-16页
  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与起诉条件、受理条件的辨析第16页
  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辨析第16-19页
第二章 域外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考察第19-26页
 第一节 域外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变迁第19-24页
  一、美国第19-21页
  二、英国第21-22页
  三、法国第22-23页
  四、日本第23页
  五、德国第23-24页
 第二节 对域外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发展的概述与总结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第26-43页
 第一节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历史沿革第26-28页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现状第28-43页
  一、对我国原告资格的立法及相关规定的归纳第28-29页
  二、原告资格的标准及构成要件分析第29-43页
第四章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不足及完善第43-51页
 第一节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不足第43-45页
  一、原告资格标准界定不准确第43页
  二、原告资格标准仍过于严苛第43-44页
  三、原告资格的类别单一第44页
  四、立法的模糊与混乱第44页
  五、法官自由裁量空间狭窄第44-45页
  六、缺少判例制度的先例第45页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完善第45-51页
  一、重塑观念、更新理论第45-46页
  二、重构原告资格标准第46-47页
  三、构建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制度第47-49页
  四、引入行政判例制度、完善原告资格立法第49-50页
  五、增强司法独立性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研究
下一篇:农村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研究--以象山县农村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