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一、客观执行不能现状透视 | 第12-16页 |
| (一) 由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执行说起 | 第12-13页 |
| (二) 该案的典型意义 | 第13-14页 |
| (三) 类问题的大量存在 | 第14-16页 |
| 二、客观执行不能概念的提出 | 第16-21页 |
| (一) 客观执行不能的概念及特征 | 第16-18页 |
| (二) 客观执行不能的性质 | 第18-19页 |
| (三) 客观执行不能的构成 | 第19-21页 |
| 三、客观执行不能的产生原因及危害 | 第21-27页 |
| (一) 客观执行不能的产生原因 | 第21-24页 |
| (二) 对执行秩序的破坏 | 第24-27页 |
| 四、解决客观执行不能问题的先决条件 | 第27-34页 |
| (一) 解决客观执行不能对现有执行程序提出的改革要求 | 第27-30页 |
| (二) 客观执行不能案件退出执行程序研究 | 第30-34页 |
| 五、构建客观执行不能案件宣告制度 | 第34-41页 |
| (一) 客观执行不能案件宣告程序前的审查 | 第34-36页 |
| (二) 客观执行不能案件宣告程序的启动 | 第36页 |
| (三) 客观执行不能宣告案件的审理 | 第36-38页 |
| (四) 宣告为客观执行不能案件的法律后果 | 第38-40页 |
| (五) 客观执行不能案件宣告制度的法律意义 | 第40-41页 |
| 六、客观执行不能中的救济与预防 | 第41-45页 |
| (一) 客观执行不能中的救济 | 第41-44页 |
| (二) 客观执行不能的预防 | 第44-45页 |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