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绪论 | 第7-10页 |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8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 1. 文献归纳法 | 第8-9页 |
| 2. 比较研究法 | 第9页 |
| 3. 逻辑演绎法 | 第9页 |
| 4. 案例分析法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0-13页 |
| “评估国”的兴起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困境 | 第13-30页 |
| 第一节 评估目标—公共部门绩效 | 第13-19页 |
| 一、公共部门绩效 | 第13-14页 |
| 二、绩效评估的管理价值 | 第14-19页 |
| 第二节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困境的三维分析 | 第19-25页 |
| 一、评估理念悖论 | 第19-21页 |
| 二、评估方法迷失 | 第21-24页 |
| 三、评估效果变异 | 第24-25页 |
| 第三节 评估困境的根源及其出路探析 | 第25-30页 |
| 一、评估困境根源分析 | 第25-28页 |
| 二、走出困境—采用BSC(平衡计分卡)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平衡计分卡(BSC)原理分析 | 第30-39页 |
| 一、平衡计分卡的产生及发展 | 第30-31页 |
| 二、平衡计分卡的特征分析 | 第31-39页 |
| 第三章 平衡计分卡的公共部门应用模型分析 | 第39-49页 |
| 第一节 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修正 | 第39-41页 |
| 一、修正的必要性 | 第39页 |
| 二、修正后的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 | 第39-41页 |
| 第二节 国外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模型及案例分析 | 第41-44页 |
| 一、实施平衡计分卡的背景 | 第41-42页 |
| 二、实施的方案及步骤 | 第42-43页 |
| 三、实施的成果 | 第43-44页 |
| 第三节 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模型的本土化构想 | 第44-49页 |
| 一、模型本土化构想 | 第44-45页 |
| 二、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的本土化应用实例分析 | 第45-49页 |
| 第四章 平衡计分卡的公共部门适用性分析 | 第49-54页 |
| 一、从组织理论角度来讲,企业与公共组织具有同一性 | 第49-50页 |
| 二、从战略角度来讲,平衡计分卡的精髓与公共部门追求的终极价值是切合的 | 第50-51页 |
| 三、从顾客角度来讲,平衡计分卡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51页 |
| 四、从财务角度来讲,平衡计分卡有利于建设节约型政府 | 第51-52页 |
| 五、从内部流程角度来讲,平衡计分卡有利于改善公共部门的内部运行机制 | 第52-53页 |
| 六、从学习与发展角度来讲,平衡计分卡可以促进学习型公共部门组织的形成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障碍分析 | 第54-57页 |
| 一、平衡计分卡适用的门槛高 | 第54页 |
| 二、平衡计分卡的操作难度 | 第54-57页 |
| 第六章 平衡计分卡应用前景展望 | 第57-58页 |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