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建国以来银行结算的发展 | 第9-14页 |
1.2.1 1989年以前的银行结算 | 第10-13页 |
1.2.2 新的银行结算 | 第13-14页 |
1.3 银行结算风险研究的概述 | 第14-16页 |
1.3.1 银行结算风险概念 | 第14-15页 |
1.3.2 国内外结算风险研究的概述 | 第15-1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现行银行结算方式分析 | 第19-36页 |
2.1 银行结算方式 | 第19-26页 |
2.1.1 结算概述 | 第19页 |
2.1.2 国内结算方式 | 第19-23页 |
2.1.3 国际结算方式 | 第23-26页 |
2.2 国内结算风险与国际结算风险的比较分析 | 第26-35页 |
2.2.1 国内结算与国际结算之比较 | 第26-27页 |
2.2.2 国内外结算风险类型之比较 | 第27-35页 |
2.3 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我国银行结算风险的特点和成因 | 第36-45页 |
3.1 我国银行结算风险的概况 | 第36页 |
3.2 国内结算风险的特点 | 第36-37页 |
3.3 国内结算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7-44页 |
3.3.1 外部因素对结算风险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2 内部因素对结算风险的影响 | 第40-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防范我国银行结算风险的策略 | 第45-52页 |
4.1 完善支付结算法规体系,加大支付结算法规约束力 | 第45-46页 |
4.2 整顿金融秩序,加速培育社会信用 | 第46-47页 |
4.3 提高业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严格遵守各项法规、制度 | 第47-48页 |
4.4 健全内控机制,加强内部管理 | 第48-49页 |
4.5 利用先进技术,实现支付结算工作重点的转移 | 第49-50页 |
4.6 加大支付结算监督管理的力度 | 第50-51页 |
4.7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 第51页 |
4.8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个人主要经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