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课题概况 | 第10-12页 |
·食用香精的定义 | 第11-12页 |
·食用香精的类型 | 第12页 |
·食用香精调制方法和过程 | 第12页 |
·食品中风味物质的主要提取方法 | 第12-15页 |
·分子蒸馏 | 第12-13页 |
·有机溶剂萃取法 | 第13页 |
·水蒸汽蒸馏 | 第13-14页 |
·吹扫—捕集法 | 第14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14-15页 |
·固相微萃取法 | 第15页 |
·食物中风味物质的主要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 | 第15-16页 |
·气相色谱法-嗅觉测定法联用 | 第16页 |
·红外光谱法 | 第16-17页 |
·核磁共振法 | 第17页 |
·食用香精配方的设计 | 第17-18页 |
·食用香精的感官品评方法 | 第18-21页 |
·感官品评的定义以及作用 | 第18页 |
·感官品评的发展历史 | 第18-19页 |
·常用的感官品评测试方法和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香葱香精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油煸香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 | 第23-34页 |
·葱油样品的感官品评结果 | 第23页 |
·鉴定结果与所得数据 | 第23-32页 |
·180℃葱油样品GC-MS分析结果 | 第23-26页 |
·180℃葱油样品SPME分析结果 | 第26-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油煸香葱香精的研制 | 第34-56页 |
·初始配方的设计 | 第34-37页 |
·原料的挑选和品尝 | 第34-37页 |
·原料品尝结果 | 第37页 |
·初始配方的设计 | 第37-40页 |
·初始配方原料的挑选 | 第37-39页 |
·初始配方的确定 | 第39-40页 |
·香精的感官品评 | 第40-41页 |
·分析方法的选取 | 第40页 |
·特征描述词的选取 | 第40-41页 |
·初始配方香精的感官品尝结果 | 第41-42页 |
·配方的改进和确定 | 第42-53页 |
·葱油香精的应用 | 第53-55页 |
·葱油香精在方便面中的应用 | 第53-54页 |
·方便面样品的品尝结果 | 第54页 |
·葱油香精在薯片中的应用 | 第54页 |
·薯片样品的品尝结果 | 第54页 |
·香精应用结论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实验部分 | 第56-60页 |
·葱油样品挥发性风味物质提取和分析的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56-58页 |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56页 |
·原料的预处理 | 第56页 |
·葱油样品的制作 | 第56页 |
·有机溶剂萃取法对葱油样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 | 第56-57页 |
·固相微萃取对葱油样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 | 第57页 |
·葱油样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 第57-58页 |
·原料的品尝 | 第58页 |
·品尝所需仪器与设备 | 第58页 |
·品尝方法 | 第58页 |
·香精配方的称量 | 第58-59页 |
·试验仪器 | 第58页 |
·称量步骤 | 第58-59页 |
·香精的品尝 | 第59-6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