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2-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5-9页 |
1.1 概述 | 第5-6页 |
1.2 本文选题背景和研究的方向 | 第6-7页 |
1.3 计算机仿真技术简介 | 第7-8页 |
1.4 本文完成的工作 | 第8-9页 |
第二章 加热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特性 | 第9-14页 |
2.1 加热器的工作原理 | 第9页 |
2.2 加热器的分类 | 第9-10页 |
2.2.1 按压力分类 | 第9页 |
2.2.2 按结构分类 | 第9页 |
2.2.3 按安装布置分类 | 第9页 |
2.2.4 按传热方式分类 | 第9-10页 |
2.3 加热器的技术特性 | 第10-13页 |
2.3.1 加热器的传热与加热器的端差 | 第10-13页 |
2.3.1.1 传热的分段 | 第10页 |
2.3.1.2 传热段的组合 | 第10-11页 |
2.3.1.3 加热器的端差 | 第11页 |
2.3.1.4 传热端差与加热器传热面积的关系 | 第11-13页 |
2.4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加热器的热力和水力计算 | 第14-28页 |
3.1 加热器的热力计算 | 第14-26页 |
3.1.1 加热器的传热过程及特点 | 第14页 |
3.1.2 影响加热器传热的因素 | 第14-17页 |
3.1.2.1 影响加热器对流换热的因素 | 第14-16页 |
3.1.2.2 影响加热器凝结换热的因素 | 第16-17页 |
3.1.3 加热器的传热计算 | 第17-26页 |
3.2 加热器的水力计算 | 第26页 |
3.3 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加热器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28-42页 |
4.1 电站设备数学模型概述 | 第28-29页 |
4.2 加热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8页 |
4.2.1 建模基础和简化原则 | 第29-30页 |
4.2.1 加热器动态数学模型的描述 | 第30-38页 |
4.3 加热器数学模型的仿真验证 | 第38-41页 |
4.3.1 STAR-90仿真支持系统模块化建模方法简介 | 第38-39页 |
4.3.2 加热器算法的仿真验证 | 第39-41页 |
4.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大型火电厂回热加热系统的研究 | 第42-62页 |
5.1 火电厂回热加热系统的构成特点 | 第42-43页 |
5.2 火电厂回热加热系统的经济性分析模型 | 第43-54页 |
5.2.1 发电厂经济性分析方法简介 | 第43-47页 |
5.2.2 回热加热系统经济性分析模型 | 第47-54页 |
5.2.2.1 本文采用的经济性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5.2.2.2 回热加热系统()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8-54页 |
5.3 回热加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 第54-61页 |
5.3.1 回热系统变工况运行的()分析 | 第55页 |
5.3.2 回热系统故障工况的()分析 | 第55-61页 |
5.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 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 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