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13页 |
| 第一章 北二西东部区块地质特征及开发概况 | 第13-18页 |
| ·开发概况 | 第13页 |
| ·地质特征 | 第13-18页 |
| ·油藏沉积特征 | 第13-15页 |
| ·油层非均质性 | 第15页 |
| ·油层水淹状况 | 第15-17页 |
| ·剩余油分布类型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水驱开发动态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 第18-33页 |
| ·油田含水规律及预测 | 第18-24页 |
| ·水驱规律曲线的研究 | 第18-19页 |
| ·水驱规律曲线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 ·水驱规律曲线的确定 | 第22-24页 |
| ·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 第24-33页 |
| ·产量递减规律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 ·产量递减规律的确定 | 第27-30页 |
| ·产量递减曲线与水驱规律曲线的应用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研究 | 第33-54页 |
|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分析 | 第33-34页 |
| ·水驱开发效果各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4-49页 |
|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 第34-35页 |
|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 第35-36页 |
| ·可采储量及采收率 | 第36-37页 |
| ·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 | 第37-39页 |
| ·存水率 | 第39-40页 |
| ·耗水指数 | 第40-41页 |
| ·水驱指数 | 第41-42页 |
| ·能量保持和利用程度 | 第42页 |
| ·单指标分析与评价结果 | 第42-49页 |
| ·水驱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 第49-54页 |
| ·基本原理 | 第49-51页 |
| ·评判矩阵的确定 | 第51页 |
| ·权重集的确定 | 第51-52页 |
| ·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水驱开采技术界限研究 | 第54-61页 |
| ·合理注采比的确定 | 第54-56页 |
| ·Logistic 旋回的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54-55页 |
| ·Logistic 旋回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注采比上的应用 | 第55-56页 |
| ·合理采油速度的确定 | 第56-58页 |
| ·合理地层压力的确定 | 第58-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详细摘要 | 第69-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