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客流预测及组织优化方法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换乘客流预测方面 | 第14-15页 |
·换乘流线的组织优化方面 | 第15-17页 |
·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2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的换乘客流量预测 | 第20-30页 |
·换乘客流预测的目的、意义及换乘种类 | 第20-21页 |
·综合交通枢纽换乘客流预测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综合交通枢纽站换乘的种类 | 第20-21页 |
·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量预测 | 第21-30页 |
·换乘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2页 |
·换乘客流量预测思路 | 第22-23页 |
·交通分布概述 | 第23-24页 |
·换乘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24-30页 |
3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换乘客流分配量预测 | 第30-46页 |
·交通流分配方法与模型 | 第30-34页 |
·交通流分配概述 | 第30-31页 |
·交通流分配的方法 | 第31-33页 |
·随机平衡分配模型 | 第33-34页 |
·行人流的路阻函数的建立 | 第34-37页 |
·路段最大通过能力的计算 | 第35-36页 |
·行人路阻函数的参数标定 | 第36-37页 |
·应用TransCAD软件进行交通分配 | 第37-46页 |
·TransCAD交通规划软件简介 | 第38页 |
·交通分配预测的假设条件与数据准备 | 第38-39页 |
·利用TransCAD进行交通分配的步骤 | 第39-46页 |
4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换乘流线的组织优化 | 第46-60页 |
·换乘流线组织总体研究 | 第46-48页 |
·换乘交通方式分析 | 第46-48页 |
·换乘流线组织研究的目标 | 第48页 |
·换乘流线通过设备的能力分析 | 第48-51页 |
·候车设备能力分析 | 第48-49页 |
·进、出站口旅客通行能力分析 | 第49-50页 |
·售票能力分析 | 第50页 |
·三品检危仪能力分析 | 第50-51页 |
·换乘流线的组织与优化 | 第51-60页 |
·换乘流线的概念及种类 | 第51-53页 |
·流线的组织原则 | 第53-54页 |
·交叉点的优化 | 第54-57页 |
·设备能力的优化 | 第57-60页 |
5 北京南站实例分析 | 第60-76页 |
·北京南站的客流预测 | 第60-64页 |
·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客流量预测 | 第60-61页 |
·北京南站站内流线上的客流预测 | 第61-64页 |
·北京南站换乘流线组织优化 | 第64-76页 |
·北京南站客流换乘流线的优化 | 第64-68页 |
·北京南站设备需求分析 | 第68-7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76-77页 |
·进一步研究和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8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