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观花树木类论文--其他论文

中国紫薇属种质资源及紫薇、南紫薇核心种质构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7页
   ·中国紫薇种质资源及其研究进展第11-17页
     ·紫薇的起源以及发展简史第11-12页
     ·中国丰富的原生紫薇种质资源概况第12-13页
     ·国内外对紫薇的研究概况第13-17页
   ·中国栽培紫薇品种资源及研究进展第17-18页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18-24页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价方法第20-24页
   ·核心种质的研究概况第24-32页
     ·核心种质的概念第25-26页
     ·核心种质的研究内容及构建方法第26-32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32-3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2页
     ·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第32-33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3-37页
第二章 紫薇属原生种质资源调查研究第37-65页
   ·紫薇属原生种质资源调查第37-60页
     ·调查依据第37页
     ·调查范围第37页
     ·调查方法第37-38页
     ·紫薇属原生种的调查结果第38-60页
   ·紫薇属原产中国的种资源分布概况第60-62页
     ·紫薇属原产中国的种质资源地域分布概况第60-61页
     ·紫薇属原产中国的种质资源垂直分布概况第61-62页
     ·中国紫薇属种的资源概况第62页
   ·讨论第62-65页
第三章 中国紫薇和南紫薇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研究第65-97页
   ·材料与方法第65-67页
     ·样品的采集第65-66页
     ·性状的选取及测定方法第66页
     ·性状的统计学分析第66-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94页
     ·紫薇、南紫薇种群间的形态变异特征第67-76页
     ·种群内的形态变异特征第76-80页
     ·紫薇与南紫薇种群性状间的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第80-88页
     ·紫薇及南紫薇种群间表型分化第88-90页
     ·紫薇与南紫薇种群表型变异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第90-91页
     ·紫薇种群表型聚类分析第91-94页
   ·小结第94-97页
第四章 中国紫薇品种资源调查、孢粉学及 AFLP分子标记第97-141页
   ·紫薇品种资源调查第97-122页
     ·调查的内容及方法第97页
     ·品种分类的指标选择第97-98页
     ·调查范围第98-99页
     ·调查地区的自然概况第99页
     ·调查方法和品种性状记载编码表第99-100页
     ·紫薇品种的分类及命名原则第100页
     ·调查结果第100-122页
   ·中国紫薇品种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第122-124页
   ·紫薇品种数量分类学研究第124-127页
   ·紫薇品种的孢粉学研究第127-131页
     ·材料与方法第127-128页
     ·结果与分析第128-130页
     ·讨论与小结第130-131页
   ·AFLP分子标记研究紫薇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31-137页
     ·材料第131-132页
     ·方法第132-134页
     ·结果第134-137页
   ·讨论第137-141页
第五章 中国紫薇和南紫薇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研究第141-159页
   ·材料与方法第141-144页
     ·材料第141-142页
     ·方法第142-144页
   ·AFLP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44-150页
     ·基因组 DNA提取结果与检测第144-145页
     ·紫薇 AFLP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第145-146页
     ·AFLP引物筛选分析第146-149页
     ·凝胶电泳结果记录与分析第149-150页
     ·选扩增产物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后银染结果第150页
   ·紫薇、南紫薇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50-155页
     ·紫薇与南紫薇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第150-151页
     ·紫薇与南紫薇种群遗传分化程度的比较分析第151-152页
     ·紫薇、南紫薇种群聚类分析第152-154页
     ·紫薇、南紫薇种群遗传结构与分化第154-155页
   ·主要结论第155-159页
     ·紫薇和南紫薇天然种群的资源状况第155-156页
     ·DNA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第156-159页
第六章 中国紫薇、南紫薇核心种质初步构建第159-173页
   ·构建核心种质库的目的和功能第159页
   ·材料与方法第159-162页
     ·材料第159-160页
     ·方法第160-162页
   ·紫薇与南紫薇种群及个体样本策略第162-165页
     ·紫薇与南紫薇种群样本策略第162-163页
     ·紫薇与南紫薇种群内个体样本策略第163-165页
     ·紫薇与南紫薇核心种质保存种群样本方案第165页
   ·初选核心种质代表性检测结果分析第165-171页
     ·紫薇、南紫薇种质资源各组多样性指数、遗传丰富度第165-166页
     ·初选核心种质的代表性检测第166-171页
   ·结论第171-173页
第七章 讨论与总结第173-176页
   ·主要结论第173-174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74页
   ·讨论与建议第174-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94页
附录第194-202页
个人简介第202-203页
导师简介第203-204页
致谢第204页

论文共2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有手征性磷原子的螺旋聚合物研究
下一篇:区域经济洼地崛起的一种路径选择--关于沂蒙山革命老区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