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和范围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3页 |
2 医院户外空间景观设计 | 第13-38页 |
·关于医院户外空间 | 第13-17页 |
·医院户外空间使用者类型及其行为模式分析 | 第13-14页 |
·医院户外空间的特点 | 第14-15页 |
·当前医院户外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医院户外空间的历史沿革 | 第17-23页 |
·西方医疗花园的变迁 | 第17-21页 |
·我国医院户外空间环境的变迁 | 第21-22页 |
·日本禅宗园林的景观治疗作用 | 第22-23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3-30页 |
·景观治疗作用原理 | 第23-29页 |
·国内外对医院户外空间的理论研究成果及现状 | 第29-30页 |
·医院户外空间景观设计 | 第30-37页 |
·设计原则 | 第30-32页 |
·库珀·马库斯关于医院户外空间景观设计建议 | 第32-37页 |
·总结户外空间设计要点 | 第37-38页 |
·以使用者角度出发,营造“贴近自然”的场所特质 | 第37页 |
·从使用者角度着手的环境——建筑——使用者三者关系的处理 | 第37页 |
·结合地域文化特色 | 第37-38页 |
3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与医院户外空间的联系 | 第38-44页 |
·中国传统养生哲学与古典私家园林 | 第38-39页 |
·“贴近自然”的建园理念 | 第39-40页 |
·儒、释、道对古典私家园林的影响 | 第40-42页 |
·儒家思想和私家园林 | 第40-41页 |
·道家思想和私家园林 | 第41页 |
·禅宗和私家园林 | 第41-42页 |
·士人园林的特色 | 第42-44页 |
·隐逸思想与城市山林 | 第42-43页 |
·直觉顿悟思维特征与园林 | 第43-44页 |
4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对现代医院户外空间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 第44-55页 |
·“体玄识远”、“澄怀观道”的设计理念 | 第44-45页 |
·具体而微的人文关怀 | 第45-47页 |
·使用者在园林设计中的主导作用 | 第45页 |
·为使用者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场所 | 第45-46页 |
·为使用者营造全天候的户外空间景观 | 第46-47页 |
·可能借鉴的造景手法 | 第47-52页 |
·隔绝外界干扰、营造城市山林 | 第47-48页 |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景观设计 | 第48页 |
·“小中见大”丰富的空间处理手段满足不同需求 | 第48-49页 |
·对建筑、使用者、户外空间三者关系的有机处理手段 | 第49-50页 |
·植物造景手法的借鉴意义 | 第50-52页 |
·与其他艺术形式完美结合 | 第52-55页 |
·与绘画艺术的结合 | 第52-54页 |
·与文学艺术的结合 | 第54-55页 |
5 对古典私家园林理性借鉴 | 第55-59页 |
·从科学的角度处理环境因子对使用者的影响 | 第55-57页 |
·光环境 | 第55-56页 |
·风环境 | 第56页 |
·结合色彩的心理治疗 | 第56-57页 |
·增加安全性 | 第57-58页 |
·增加标识性 | 第58页 |
·加强对儿童这一患者群对户外空间需求的关注 | 第58页 |
·缺少对户外运动的关注 | 第58-59页 |
6 结语 | 第59-61页 |
·全文回顾 | 第59页 |
·后续研究方向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插图目录 | 第64-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67页 |
导师简介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