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24页 |
|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内涵 | 第9页 |
| ·国内外中药材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9-17页 |
| ·国外药材栽培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国内中药材栽培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国内中药材栽培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 ·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1-12页 |
| ·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 第11-12页 |
| ·药用植物干物质与有效成分积累特征的研究 | 第12页 |
| ·影响药用植物产量和质量的因素 | 第12-17页 |
| ·品种 | 第13-14页 |
| ·土壤 | 第14页 |
| ·水分 | 第14-16页 |
| ·光照 | 第16-17页 |
| ·施肥 | 第17页 |
| ·异株荨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 ·异株荨麻的形态及资源分布 | 第19页 |
| ·异株荨麻的生药学研究 | 第19-20页 |
| ·异株荨麻的活性成分 | 第20页 |
| ·异株荨麻的药理活性研究 | 第20-21页 |
| ·抑制前列腺上皮细胞生长 | 第20-21页 |
| ·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 | 第21页 |
| ·抑制 Na+,K+-ATP 酶 | 第21页 |
| ·异株荨麻的临床应用研究 | 第21-22页 |
| ·治疗前列腺增生(BPH) | 第21-22页 |
| ·治疗高血压、心脏病 | 第22页 |
| ·异株荨麻其他应用方面的研究 | 第22页 |
| ·异株荨麻栽培种植方面的研究 | 第22-23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 ·试验材料来源 | 第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试验区概况 | 第25页 |
| ·试验设计 | 第25-27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生物学特性试验 | 第25页 |
| ·修剪试验 | 第25-26页 |
| ·栽植密度试验 | 第26-27页 |
| ·测定指标、时间和方法 | 第27-29页 |
| ·地上部分生长指标测定 | 第27页 |
| ·根系特征测定 | 第27页 |
| ·光合特性测定 | 第27-29页 |
| ·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27-28页 |
| ·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Pn-PAR)响应曲线 | 第28页 |
| ·净光合速率-胞间 CO_2(Pn-Ci)响应曲线 | 第28-29页 |
| ·光合日变化曲线测定 | 第29页 |
| ·数据整理及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70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30-44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一年生苗生育期的观察 | 第30-31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株高生长动态变化 | 第31-33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叶生长动态变化和形态特征差异 | 第33-37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叶生长动态变化 | 第33-35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叶形态特征差异 | 第35-37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地径生长动态变化 | 第37-38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侧枝数生长动态变化 | 第38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根系特征的研究 | 第38-43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根系形态的比较 | 第38-39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根系径级与形态结构指标间的关系 | 第39-41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根系序级与形态结构指标间的关系 | 第41-4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3-44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生物学特性和地上部分生长动态研究 | 第43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根系特征的研究 | 第43-44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光合特性研究 | 第44-52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 | 第44-46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光合作用-CO_2响应曲线 | 第46-47页 |
| ·不同种源异株荨麻光合日变化 | 第47-51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1-52页 |
| ·修剪对异株荨麻生长的影响 | 第52-54页 |
| ·修剪对异株荨麻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 ·修剪对异株荨麻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4页 |
| ·栽培密度对异株荨麻生长的影响 | 第54-70页 |
| ·栽培密度对异株荨麻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 第54-58页 |
| ·不同密度下异株荨麻株高的动态变化 | 第55页 |
| ·不同密度下异株荨麻叶对数的动态变化 | 第55-58页 |
| ·不同密度对异株荨麻产量的影响 | 第58页 |
| ·栽培密度对异株荨麻根系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栽培密度对异株荨麻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59-65页 |
| ·不同密度处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59-61页 |
| ·不同密度处理对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61-62页 |
| ·不同密度处理对光合作用-C02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62-63页 |
| ·不同密度处理对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 第63-65页 |
| ·密度与异株荨麻产量及构成因素间的关系 | 第65-67页 |
| ·密度与株高、叶对数间的关系 | 第65页 |
| ·密度与根长、根系表面积间的关系 | 第65-66页 |
| ·密度与异株荨麻产量间的关系 | 第66-67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67-70页 |
| ·栽培密度对异株荨麻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 第67页 |
| ·栽培密度对异株荨麻根系的影响 | 第67-68页 |
| ·栽培密度对异株荨麻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 ·密度与异株荨麻产量及构成因素间的关系 | 第69-70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70-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 个人简介 | 第80-81页 |
| 导师简介 | 第81-82页 |
| 已录用论文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